百词典

《留题峡州甘泉寺?姜诗故居?》

时间: 2025-05-02 01:54:05

诗句

轻舟横江来,吊古悲纯孝。

逶迤寻远迹,婉娈见遗貌。

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

古人飘何之,惟有风竹闹。

行行玩村落,户户悬网罩。

民风坦和平,开户夜无钞。

丛林富笋茹,平野绝虎豹。

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4:05

留题峡州甘泉寺?姜诗故居?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轻舟横江来,吊古悲纯孝。
逶迤寻远迹,婉娈见遗貌。
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
古人飘何之,惟有风竹闹。
行行玩村落,户户悬网罩。
民风坦和平,开户夜无钞。
丛林富笋茹,平野绝虎豹。
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

白话文翻译:

轻舟横渡江面而来,感慨古人的纯孝之情感到悲伤。
曲折的寻访着远古的痕迹,娇美的景致映入眼帘。
清泉无法汲取,石窖早已干涸。
古人飘流向何处,唯有风竹在喧闹。
徘徊在村落之间,家家户户都挂着渔网。
民风淳朴和平,夜晚开门不怕盗贼。
树林里竹笋丰盈,平原上没有老虎和豹子。
哎,这里真是个乐土,难道不是姜子所教导的吗?

注释:

  • 轻舟: 轻便的小船。
  • 吊古: 追忆古代的事物。
  • 婉娈: 形容美丽的景色。
  • : 汲取,取水。
  • 涸尽: 干涸,水干了。
  • 风竹: 竹子随风摇动的声音。
  • 坦和平: 形容民风淳朴,没有争斗。
  • 姜子: 指姜太公,即姜子牙,古代贤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苏轼在峡州(今湖北省宜昌市)游览甘泉寺时,回顾历史人物和自身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对古人的追思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开头以“轻舟横江来”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游览氛围,随后抒发了对古代“纯孝”的思考,暗含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人性的反思。苏轼通过“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表达出对昔日美好事物的惋惜,流露出人事无常的感慨。

而后几句描绘了当时的乡村生活,展现了民风的淳朴和宁静的生活状态,形成了与前面的古人追思形成的鲜明对比。诗末感叹“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不仅表明了对姜子牙教导下的理想生活的向往,更是对当下和谐生活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轻舟横江来:舟船在江面上横渡而来,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游览情境。
  2. 吊古悲纯孝:追思古人,感慨他们的孝道情怀,表现出对传统道德的崇敬。
  3. 逶迤寻远迹:沿着曲折的道路寻找古代的遗迹,表现出对历史的探索和向往。
  4. 婉娈见遗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看见古代留下的痕迹,体现出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5. 清泉不可挹:清澈的泉水已经无法汲取,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6. 涸尽空石窖:石窖干涸,暗示着人事的变迁与无常。
  7. 古人飘何之:古人最终流落何处,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
  8. 惟有风竹闹:唯有风中的竹子在喧闹,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延续。
  9. 行行玩村落:在村落中闲逛,体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10. 户户悬网罩:每家每户都挂着渔网,展现出乡村的生活场景。
  11. 民风坦和平:民风淳朴,没有纷争,反映出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
  12. 开户夜无钞:开门迎客,夜晚无忧无虑,体现出乡村的安宁。
  13. 丛林富笋茹:丛林中竹笋丰盈,象征着自然的富饶。
  14. 平野绝虎豹:平原上没有猛兽,形容生活的安宁与安全。
  15. 嗟哉此乐乡:感叹这个快乐的地方,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6. 毋乃姜子教:难道不是姜子牙所教导的理想生活吗,暗示着传统文化的影响。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人情世态。
  • 对仗:如"户户悬网罩"与"行行玩村落",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对于古人孝道的感叹,表现出诗人的情感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道德和理想乡村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轻松的口吻探讨了人情世态,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传统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舟:象征着自由与闲适。
  • 清泉:象征纯洁与美好。
  • 古人:代表着传统与道德。
  • 村落:象征着宁静与安逸。
  • 竹子: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与自然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轻舟”象征什么?

    • A. 忧愁
    • B. 自由与闲适
    • C. 战争
    • D. 遗憾
  2. 诗中“古人飘何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自然
    • B. 财富
    • C. 历史
    • D. 友情
  3. “民风坦和平”主要描述了什么?

    • A. 乡村的安宁
    • B. 城市的喧嚣
    • C. 战争的频繁
    • D. 经济的繁荣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美景,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鹿柴》: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本诗的乡村生活描绘相呼应。
  • 《桃花源记》:都探讨了理想生活和宁静的乡村环境,但《桃花源记》更偏向于理想境界的构建。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夏寒 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 菩萨蛮 补录读温庭筠照花前后镜句 菩萨蛮 菩萨蛮 柳 菩萨蛮 答秋玉 菩萨蛮弈棋私语 其五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其六 回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得来 卤字旁的字 反来复去 闭开头的成语 包含男的词语有哪些 饱经沧桑 勇爵 氏字旁的字 竹笕 韦字旁的字 阿众 牛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窃钩盗国 击石弹丝 如梦如醉 从俗就简 包含丸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