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5:23
结屋离黄道,开门对白沙。
一庄千古月,三径四时花。
客至旋沽酒,身闲自煮茶。
相闻虫鸟外,不复听喧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所居住的小屋远离主干道,门外景致幽静,面朝白色沙滩。月光照耀着这片庄园,四季的花朵在小径上争相开放。客人来访时,迅速取出酒来招待,而自己则悠闲地煮茶。耳边只听见虫鸣鸟叫,不再听到喧嚣的嘈杂声。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虫鸟”二字常用于描写自然环境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逃避。
高翥(公元1070年-公元1129年),字士英,号清江,南宋初期诗人,擅长山水诗。高翥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
《卜居》创作于高翥生活中一段平静而宁静的时光,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蕴含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卜居》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优雅的田园生活场景。诗的开头几句“结屋离黄道,开门对白沙”,展现了诗人居所的偏僻与清幽。这里的“黄道”可以理解为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而“白沙”则代表着自然的纯净与宁静。接着,作者用“庄”与“月”、“三径四时花”来展现居所的四季变化,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在交待生活情景后,诗人又提到“客至旋沽酒,身闲自煮茶”,表现了诗人乐于与友人分享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内心的闲适与自在。这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与外界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
最后一句“不复听喧哗”则是对宁静的深刻体会,暗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漠,体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与追求。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景交融,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什么样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虫鸟”代表了什么?
“身闲自煮茶”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