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9:01
原文展示:
咏舞诗 王暕 〔南北朝〕 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
白话文翻译:
随着风儿,彩袖轻轻飘动,阳光下,花钿闪烁转动。心意相通,依偎在紧促的柱旁,共同的身影,奔向那高悬的弦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暕,南北朝时期的文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才华。这首《咏舞诗》描绘了舞者的优雅姿态和音乐的和谐,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观赏舞蹈和音乐表演时所作,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舞蹈和音乐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咏舞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舞者在风中轻盈的舞姿和阳光下闪耀的装饰,以及她们与音乐的和谐共鸣。诗中的“从风回绮袖”和“映日转花钿”描绘了舞者的动态美,而“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则表达了舞者与音乐的情感交融。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展现了舞者的艺术魅力和音乐的动人之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舞蹈和音乐的艺术美,通过舞者的优雅姿态和音乐的和谐共鸣,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赞美。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该诗同样描绘了音乐与舞蹈的美,可以与王暕的《咏舞诗》进行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琵琶行》与《咏舞诗》都描绘了音乐与舞蹈的场景,但《琵琶行》更侧重于叙述故事和表达情感,而《咏舞诗》则更注重描绘具体的动作和装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歌选》、《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