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6:46
减字浣溪沙·美人肉
作者: 况周颐 〔清代〕
丝竹平章总不如。
屏风谁列十眉图。
收藏惯贴是郎书。
似燕瘦才能冒骨,
如环丰却不垂腴。
鸡头得似软温无。
这首词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美人容貌的细致描绘。丝竹的乐声总是比不上眼前的美人。屏风上谁能画出十眉图?收藏起来的美丽,常常是情郎的书信。那样的美人,像燕子一样纤瘦,恰好能显露出骨骼的形状;又像环肥却不显得丰腴。就像鸡头那样,温柔而柔软。
作者介绍:况周颐(1640-1715),清代诗人,擅长词,尤其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深邃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观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对美的探讨和描绘愈加细致。词中对美人的描绘,反映了那个时代对美的多元理解。
这首《减字浣溪沙·美人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美人的身姿,展现出作者对美的独到见解。开篇提到丝竹乐声,暗示了诗人在美的享受上更倾向于视觉之美而非听觉之美。接着,提到“屏风谁列十眉图”,这里不仅是对美人眉目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美的追求与珍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将美与情感交织,表现出对美人外貌的深情向往。
最后两句的“似燕瘦才能冒骨”和“鸡头得似软温无”更是将对美人身材的描绘推向高峰,既有对瘦美的赞美,又有对丰盈的体态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多样理解,既不拘泥于单一标准,也体现出对个体美的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美”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欣赏,同时也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表达了细腻、深情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丝竹”指的是:
A. 乐器
B. 花卉
C. 书籍
D. 服饰
“似燕瘦才能冒骨”中的“燕瘦”是比喻:
A. 瘦弱的美人
B. 猫的身姿
C. 鸟的翅膀
D. 其他动物
该诗主要表达的主题是:
A. 友情
B. 美与爱情
C. 自然风光
D. 乡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