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3:00
满江红·忆惜西来
作者: 吕胜己 〔宋代〕
忆惜西来,春已暮馀寒犹力。正迤逦登山临水,未磋行役。云笈偶寻高士传,桃川又访秦人迹。向此时游宦兴阑珊,归无策。归计定,归心追。惊换岁,犹为客。还怅望家山千里,迥无消息。不堪泥路远,烟林赖有梅花白。为孤芳领略岁寒情,谁人识。
怀念西方的旅途,春天已经结束,剩下的寒意依然强烈。我正沿着山水而行,未曾停歇。偶然寻访高士的传记,又在桃川探访秦人的足迹。此时游宦的兴致已渐渐衰退,归家的计策也无从谈起。虽然归心似箭,却始终无法回家,惊觉岁月如梭,仍然身处异乡。只好怅望家乡千里之外,却没有任何消息可知。无法忍受泥泞的道路,烟雾笼罩的林间,唯有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为这孤芳独自感受岁寒的情景,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
吕胜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歌见长。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而含蓄。
此诗创作于一个游宦生涯的晚期,诗人经历了社会的浮沉与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游离状态的无奈。
《满江红·忆惜西来》是一首充满了对故乡无限思念的词作。开篇即以“忆惜西来”引入,表达了对往昔旅途的怀念。随着春天的结束,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孤独与寒冷。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映射出内心的情感,尤其是“惊换岁,犹为客”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流离失所的哀愁。诗中的梅花,象征着诗人坚韧的性格和孤独的灵魂,虽然身处逆境,仍然选择坚守内心的高洁。诗的最后一问“谁人识”,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繁华喧嚣中内心的无奈与孤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主题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孤独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思乡与孤独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坚贞与高洁
C. 哀伤
诗的最后一句“谁人识”表达了什么?
A. 自豪
B. 孤独与无奈
C. 欢乐
《春江花月夜》与《满江红·忆惜西来》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春江花月夜》更多地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满江红》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