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1:14
满江红·小立危亭
作者: 吕胜己 〔宋代〕
小立危亭,风惨淡斜阳满目。
望渺渺湘江一派,楚山千簇。
芳草连云迷远树,断霞散绮飞孤鹜。
感骚人赋客向来词,愁如束。
嗟远宦,甘微粟。
惊世事,伤浮俗。
且经营一醉,未怀荣辱。
君不见渊明归去后,一觞自泛东篱菊。
仰高风寂寞奠生刍,人如玉。
我站在高高的亭子里,看到风景凄凉,夕阳映照着我的眼帘。远望湘江,水波渺渺,远处的楚山连绵成簇。芳草与云雾交织迷离,远处的树木模糊,断断的晚霞与孤雁飞翔。看着历史上那些骚人和赋客的作品,愁思如同束缚。感叹远离官场,甘愿过着微薄的生活。世事惊人,浮华令人伤感。不如趁此机会酩酊大醉,忘却荣辱。你难道没有看到陶渊明归隐后,随意饮酒自得其乐,东篱菊花自泛?我仰望高风中那份孤寂,生如玉般的风骨。
作者介绍:吕胜己,字仲明,号惟庵,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往往面临仕途的困境与个人理想的冲突。吕胜己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政治现实的无奈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满江红·小立危亭》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开头通过小亭与斜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孤独的氛围。一方面,诗人对周围景色的细腻观察表现出他细腻的情感,另一方面,这种景色又映射出他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在描述骚人赋客的词作时,诗人感叹历史的沉重,他对世事的敏感与反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此外,诗中提到的陶渊明及其归隐的情景,成为了诗人的理想投射,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的结尾部分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淀结合,使得整首诗在清新之中透出一丝沉重,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对世事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展现了他清高的志向与孤独的心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以何种方式归隐?
A. 仕途得意
B. 追求自然
C. 逃避战乱
答案:B
诗中“愁如束”指的是?
A. 愁苦的沉重
B. 生活的束缚
C. 对官场的向往
答案:A
“仰高风寂寞奠生刍”中的“生刍”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意义
B. 自然的景色
C. 物质的享受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