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1:13
作者: 刘玄英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醉走白云来,倒提铜尾秉。
引个碧眼奴,担着独壶瘿。
自言秦世家,家住葛洪井。
不读黄庭经,岂烧龙虎鼎。
独立都市中,不受俗人请。
欲携霹雳琴,去上芙蓉顶。
吴牛买十个,溪田耕半顷。
种秫酿白醪,总是仙家境。
醉卧桧松荫下,闲过白云岭。
要去即便去,直入秋霞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醉酒后漫步在白云间,手持铜器,带着一个碧眼的奴仆,挑着一壶酒。自称是秦国的世家,住在葛洪的泉边。不读《黄庭经》,又怎么能烧制龙虎鼎呢?他独自站在城市中,不接受世俗的邀请,想要携带霹雳琴,去往芙蓉山顶。用吴牛购买十头牛,耕种半顷溪田,酿造的米酒,全是仙人居住的境地。醉卧在桧松的树荫下,悠闲地度过白云岭的日子。想去就去,直入秋天的霞光之中。
作者介绍:
刘玄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及隐逸生活,富有个性和想象力。
创作背景:
诗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追求隐逸、超脱世俗的理想相关,诗中描绘的仙境与自然意象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道教和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诗人渴望逃离世俗、追寻隐逸生活的情感。诗人通过“醉走白云来”的意象,表达了在自然中畅游的自由感。铜器和碧眼奴的描写,既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也暗示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漠。葛洪井作为历史典故的引入,展示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认同和向往。诗中“欲携霹雳琴,去上芙蓉顶”的愿望,反映了对艺术与自然结合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有道教文化的影响,也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对自由与高洁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展示了他对灵魂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渴求。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对即刻行动和追求理想生活的决心,给人以强烈的激励和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由、自然和高洁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世俗的拒绝,表现作者对道教文化的认同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碧眼奴”是指什么?
A. 一种神秘的生物
B. 诗人的仆人
C. 一种酒
诗人希望去的地方是:
A. 城市
B. 芙蓉顶
C. 酒馆
诗中提到的“黄庭经”是什么?
A. 道教经典
B. 佛教经文
C. 诗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题潭州寿宁观》和《登高》,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突出对自然的向往和隐逸生活的追求,而后者则表现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