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33
原文展示:
赋墨梅
作者: 陈著 〔宋代〕
直放而为横出之劲兮,瘦吐而为淡伫之馨。
羌寂寞以自韵兮,而万里其流声。
风霜之表神与次兮,明月在天水在下。
耿耿于其閒兮,于以观我生之清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墨梅的高洁和独特的韵味。梅花直立而有力,瘦弱中透出淡淡的香气;在孤寂中自成韵律,声音却能传遍千里。风霜的洗礼使得梅花的神韵愈加显著,明月高悬,水面清澈。诗人清晰地感知到这种宁静与明朗,仿佛在欣赏自己生命的清澈与纯粹。
注释:
字词注释:
- 直放:直立生长,表现出梅花的刚劲。
- 瘦吐:指梅花的形态,虽瘦弱但依然能散发香气。
- 羌:表示“可以”、“能够”的意思。
- 寂寞:孤独、寂静的状态。
- 流声:声音传播的意象。
- 耿耿:清晰明朗。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和高洁,经常被用来表现坚强不屈的精神。
- 风霜:用以比喻生活中的艰难与考验,梅花在此环境中依旧盛开,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尽,但其作品常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逐渐兴盛,诗人通过描绘梅花,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自身精神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赋墨梅》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梅花,展现了其傲然挺立的姿态与独特的香气。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致观察,反映出梅花在风霜中的坚韧与傲骨,体现了自身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梅花作为冬季的花卉,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清高,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整首诗意境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放而为横出之劲兮:梅花直立生长,展现出横扫而出的力量,表现出梅花的刚强与不屈。
- 瘦吐而为淡伫之馨:虽然梅花看似瘦弱,却依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体现出内在的美。
- 羌寂寞以自韵兮:在孤独中,梅花自成一派独特的韵律,象征着内心的独立。
- 而万里其流声:即使在寂静中,梅花的声音也能传遍千里,表现出其深远的影响力。
- 风霜之表神与次兮:经历风霜的考验,使梅花的神韵更加显著。
- 明月在天水在下:描绘出宁静的夜晚,明月高悬,水面清澈,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耿耿于其閒兮:在这种宁静中,诗人清晰地感知到世界的美好,反映出内心的明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高洁的象征,反映其精神内涵。
- 拟人:赋予梅花自成韵律的能力,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中通过梅花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寻,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坚定态度。
- 风霜:生活中的困境与考验,象征着困难。
- 明月:象征宁静与光明,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清明与明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赋墨梅》的作者是谁?
- 梅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与清高
- C. 富贵
- D. 伤感
- 诗中提到的“风霜”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困难与考验
- C. 快乐
- D. 美丽的事物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侧重于梅花在严寒中的傲然独立。
- 李清照的《白梅》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梅花的美丽与柔弱,反映出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