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4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48:34
原文展示:
木酊谁家缥缈亭,
画堂临水更虚明。
经过此处无相识,
塔下秋云为我生。
白话文翻译:
这座缥缈的亭子是哪个人家的呢?
那画堂临水而建,更显得虚幻而明亮。
经过这个地方却没有一个相识的人,
唯有塔下的秋云为我增添了生命的气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和音乐家。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深受后世推崇。姜夔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过德清》写于姜夔游历德清时,反映了他在旅途中对孤独和自然的感悟。在一个秋天的午后,他经过这座亭子,眼前的景象引发了他的思考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过德清》是姜夔的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字句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思考。开篇提到“木酊谁家缥缈亭”,诗人以“谁家”引入,给人一种寻访的感觉,仿佛在探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接着,描绘“画堂临水更虚明”,将亭子与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清澈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
诗的后两句“经过此处无相识,塔下秋云为我生”,则转向自我反思。诗人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竟然没有一个熟悉的面孔,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最后一句“塔下秋云为我生”将自然与人心联系在一起,秋云不仅是自然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孤独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木酊”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经过德清时感到:
“画堂临水更虚明”中“虚明”主要形容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