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3:09
孤鸿散江屿,连翩遵渚飞。
含嘶衡桂浦,驰顾河朔畿。
攒攒劲秋木,昭昭净冬晖。
窗前涤欢爵,帐里缝舞衣。
芳岁犹自可,日夜望君归。
孤独的鸿雁在江边散落,轻盈地在水草间飞翔。
它发出哀伤的鸣叫,飞过桂花的港湾,回首望向北方的河流和都城。
树木在秋风中摇曳,冬日的阳光明亮而清澈。
窗前洗净酒杯,帐内缝制舞衣。
美好的岁月仍然可期,日夜盼望着君王的归来。
诗中提到的“孤鸿”常用来比喻孤独者或思念的人,鸿雁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衡桂浦”中的桂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爱情,常被用来表达对理想和美好的向往。
作者介绍:鲍照(约 414-466),字明远,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豪放而又细腻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离别、思念、自然等主题,展现了深厚的感情与高超的艺术技巧。
创作背景:该诗作成于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离乱频繁,鲍照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故国、友人的思念,反映出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绍古辞七首 其四》以孤鸿的意象开启,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的“孤鸿散江屿”便渗透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承载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接着,诗中通过“含嘶衡桂浦”将孤雁与桂花相结合,暗示着深切的情感与对故土的眷恋。此后,诗人通过描绘秋木与冬晖,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四季的更替,增强了思念的深度。
“窗前涤欢爵,帐里缝舞衣”的描绘则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酒杯的清洗与舞衣的缝制并非单纯的生活细节,而是寄托了对团聚的期待与渴望。最后一句“芳岁犹自可,日夜望君归”则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对爱人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与对归来的期待,融合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情的思索,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
诗词测试:
诗中“孤鸿”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孤独与思念
C. 自然风光
D. 亲情
“窗前涤欢爵”的意思是?
A. 清洗酒杯
B. 装饰窗前
C. 观看风景
D. 享受盛宴
诗中提到的“衡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果
C. 一种饮料
D. 一种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鲍照的作品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侧重于景物与情感的结合。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形式与风格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