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拟古诗八首 其七》

时间: 2025-05-02 03:06:55

诗句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

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

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

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

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

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

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55

原文展示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
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
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
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
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
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
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白话文翻译

在河边的草还未发黄,北雁已经展翅高飞。
秋天的蟋蟀在窗外鸣叫,寒冷的妇女在夜晚忙于织布。
去年出征的人已经归来,流传着旧日的相识。
听说你要上山时,我向东远望,长叹不已。
我宿夜时换了衣带,早晚的容颜也不同了。
想到这些忧愁,夜长而忧愁加重。
明镜和尘封的匣子里,珍贵的瑟却生满了蛛网。

注释

  • 胡雁:指北方的雁,象征着远方和离别。
  • :秋天的蟋蟀,代表着秋季的到来。
  • 寒妇:指在寒冷的夜晚仍然在织布的女人,象征着辛勤与孤独。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暗示离别的愁苦。
  • 衣带:古人用来系衣服的带子,象征着身份和外貌的变化。
  • 明镜:用以照见自己,象征自省和内心的忧虑。
  • 宝瑟:一种古乐器,象征美好而被遗忘的往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字明远,号称“鲍家之玉”。他以辞藻华丽、意象丰富而著称,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拟古诗八首》是鲍照为追忆古人而作,表现了他对古代诗歌风格的模仿和对历史的感怀。诗中的忧伤情绪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不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思乡与忧伤情绪。开头以“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引入,草木的萧瑟与雁鸟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愁苦。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声音——秋蛩的鸣叫与寒妇的织布,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切思考。

在回忆往事时,诗人提到“去岁征人还”,暗示着过去的相识与现在的孤独,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随着“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的诗句,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愈加深切。最后,随着“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的描写,诗人将内心的忧虑与生活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鲍照对人生、时间流逝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
    描述秋天的河边,草还未变黄,北雁却已飞走,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离别。

  2. 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
    秋天蟋蟀的鸣叫与寒冷的妇女在夜晚的辛勤工作,描绘了一种孤独的景象。

  3. 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
    提到过去出征的人已归来,旧日的友情仍在流传,表明时间的流逝与人情的变迁。

  4. 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
    听说朋友要上山,向东远望,感叹不已,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忧虑。

  5. 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
    形容自己在夜晚换了衣带,日夜容颜变化,暗示生活的变化和内心的愁苦。

  6. 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
    反思这些忧虑,夜晚漫长,忧愁也随之加重。

  7. 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通过明镜和尘封的瑟,暗示美好的事物被遗忘,内心的忧虑不断累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忧虑比作被尘封的瑟,增强了诗意的深度。
  • 对仗:如“旦暮异容色”,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
  • 拟人:秋蛩挟户吟,赋予蟋蟀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离别和内心孤寂的忧伤情感,借助秋天的意象,深刻反映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畔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胡雁:象征离别与远方的思念。
  • 秋蛩:代表孤独和秋天的萧瑟。
  • 寒妇:象征艰辛与坚韧。
  • 明镜:自省与内心的忧虑。
  • 宝瑟:美好与遗忘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胡雁”指的是什么动物? A. 南方的雁
    B. 北方的雁
    C. 河边的鸟
    D. 森林里的鸟

  2. 诗中提到的“寒妇”在做什么? A. 做饭
    B. 织布
    C. 照顾孩子
    D. 办公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忧伤
    C. 快乐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鲍照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离别和思乡的情感,但鲍照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而杜甫则结合了社会现实,表现出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情感与思想。

参考资料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禹穴 鹤林寺 商妇吟 垂虹桥 初夏病起 哭薛榆溆同舍 哭德和伯氏六首 其一 桐角 仙坛寺西林 读秦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剖心析胆 包含澡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养力蓄锐 骨字旁的字 秾芳 罗开头的成语 束缩 穴宝盖的字 一蹴可几 提挈 遗识 望洋兴叹 同心合力 殳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小道消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