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9:44
春夜一首
作者: 刘基 〔元代〕
春夜迢迢,微风不兴。
六合无氛,银河欲冰。
月流素波,星回玉绳。
孤坐不寐,忧思相仍。
壮年巳谢,昔非莫惩。
如彼老马,心念超腾。
道路崎岖,劢不可能。
俯拨红炉,仰剔青灯。
欲与晤语,谁其我应。
春夜漫长,微风不吹。
天地之间没有烟云,银河似乎要结冰。
月光流淌如白色的波浪,星星如玉带般回旋。
我孤坐不眠,忧愁的思绪不断。
壮年已逝,往昔的过错无从惩罚。
就像那老马,心中依然渴望飞腾。
道路崎岖,努力也无法前行。
俯身拨动红炉,仰头挑亮青灯。
想要与你倾诉,谁来回应我呢?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作品多涉及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夜,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的环境和心境下的孤独与忧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春夜一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刘基通过描绘春夜的宁静与冷清,反映出他内心的忧愁与思考。诗的开端“春夜迢迢,微风不兴”,设置了一个静谧的氛围,给人以孤独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壮年已逝的无奈。诗中“如彼老马,心念超腾”,通过老马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尽管年岁已高,但心中仍渴望追逐梦想的强烈情感,这种矛盾感让人倍感共鸣。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美感,月光、星辰与炉火、灯光的交织,构建了一个既静谧又富有生机的春夜场景。诗人在孤独中反思人生,既有对过往的悔恨,也有对未来的渴望,形成了悲伤而又美丽的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宁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追求梦想的渴望,情感复杂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夜迢迢,微风不兴”中的“迢迢”意指:
A. 短暂
B. 漫长
C. 寂静
答案:B
诗中使用的比喻是指:
A. “月流素波”
B. “如彼老马”
C. “孤坐不寐”
答案:B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乐
B. 孤独与忧愁
C. 愤怒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基的《春夜一首》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夜景,但前者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后者则传达出一种悠闲与宁静的生活态度。两者都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