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6:23
题鹤林寺僧舍
作者: 李涉 〔唐代〕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整日沉沉迷醉在梦中,
忽然听说春天已经结束,勉强爬上山去。
偶然路过竹子掩映的院子,遇到僧人聊起天,
因此偷得了浮生中的半日闲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竹院”常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反映出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涉生活在唐代,是一位以诗歌见长的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涉隐居于鹤林寺期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扰的逃避。
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是一首典型的唐诗,体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感悟与思索。全诗以“醉梦”开头,表现了诗人整日酣醉、浑浑噩噩的状态,仿佛在梦中度日。这里“醉梦”不仅是生理状态的描述,更引申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反映了李涉对世俗的无奈与厌倦。
当诗人忽然听闻“春尽”之时,这一信息如同清醒的号角,打断了他的昏迷。春天的消逝让他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在这样的觉醒中,诗人决定“强登山”,这不仅是身体的行动,更是心灵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上山的过程充满了勉强,暗示着他在追寻宁静的过程中仍然感到一丝不情愿。
而“因过竹院逢僧话”,这一句的转折则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在与僧人的交流中,诗人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获得了短暂的闲暇。这种闲暇正是他所追求的,竹院象征着宁静与自然,僧人则是隐逸生活的代表,与诗人共享这份闲适的时光,仿佛在提醒他要珍视当下。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李涉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忙碌与宁静之间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爱情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竹院”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宁静
C. 纷扰
D. 忧伤
“强登山”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迫不及待
B. 心甘情愿
C. 不情愿
D. 兴致勃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