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1:48
点绛唇(卢守席上)
作者: 郭应祥 〔宋代〕
五马归来,后车载得如花女。
缓歌金缕。新样京华舞。
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
停箫鼓。且须听取。
三朵花能语。
五匹马归来,后面的车上载着如花般的女子。
缓缓地唱着金线编织的歌曲。新样的京华舞姿。
主人欢悦,宾客欢畅,一醉解去身上的暑气。
停下箫声和鼓声,且须听一听。
三朵花能说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虽无直接典故,但“如花女”与“京华舞”可看作对当时京城繁华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宋代的市井文化与宴会风情。
作者介绍: 郭应祥,生于宋代,其诗作多描绘生活场景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抒发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宴会场景中,表现了亲友欢聚一堂,热闹非凡的氛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点绛唇(卢守席上)》是郭应祥的一首描绘宴会场景的词作,展现了宋代风华的生活情趣。诗中通过“五马归来”的场景引入,引发读者对热闹的联想,后续提到的“如花女”则为这场盛会增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诗中“缓歌金缕”描绘出悠扬动听的乐曲,表现了宴会上轻松愉悦的气氛。
而“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则体现了主人热情好客、宾客欢愉的和谐场景,营造了一种欢快的节日氛围。最后以“停箫鼓。且须听取。三朵花能语”结束,既是对宴会的回味,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仿佛在提醒人们要好好享受当下的欢乐。
整首词作流畅而富有音乐感,展现了诗人娴熟的词语运用与生动的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宴会的热闹与欢愉,传达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五马归来,后车载得如花女。
描绘热闹的场景,五匹马带回美丽的女子,营造出盛宴的气氛。
缓歌金缕。新样京华舞。
描述悠扬的乐曲与新颖的舞蹈,展现京城繁华的文化生活。
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
表达主人和宾客的欢乐,饮酒消暑,体现热情好客的氛围。
停箫鼓。且须听取。
停下音乐,提醒大家倾听与分享。
三朵花能语。
以花喻人,暗示美丽女子的倾诉,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作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展现了人们在欢聚时刻的热情与快乐,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五马归来”是什么意思?
A. 五匹马回家
B. 五匹马带回美丽的女子
C. 五匹马回乡
“缓歌金缕”中“金缕”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衣服
C. 一种食物
诗中“主悦宾欢”表现了什么?
A. 主人不高兴
B. 客人离开
C. 主人和客人都很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了月下的热闹与人情,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享受。李清照的《如梦令》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思念。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