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07
作者: 吴藻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似擎来,一峰天柱,青山九锁回抱。
吟窝许傍仙岩结,茶灶却邻丹灶。
看不了。正福地嫏环,万轴图书饱。
探奇定到。访玉室金堂,翠鲛白鼠,击节赏坡老。
长歌处,何必惊人谢朓。
新诗句句皆好。
思陵辇路苔花碧,别有沧桑凭吊。
归太早。算如此,轩窗合坐先生啸。
泥鸿印爪。
想粉绢留题,苔笺盈幅,读画当时稿。
像是支撑起一座高峰的天柱,青山在这座峰的周围环绕。
吟唱的地方可以在仙岩旁边建立,茶灶却邻近丹灶。
无法看到的正是那福地的环绕,书籍画卷丰富饱满。
探求奇异必定能到达。访问玉室与金堂,像翠鲛与白鼠那样,击节欣赏坡老。
在长歌之处,何必惊动谢朓?
新诗的句句都很美好。
思念陵园的辇路上,苔花碧绿,别有一番沧桑的凭吊。
归去太早。如此看来,轩窗合起来与先生吟啸。
泥鸿印爪。
想要在粉绢上留下题词,苔笺满幅,读那时候的画稿。
作者介绍: 吴藻,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观,融入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雅士追求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吴藻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摸鱼儿》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青山九锁”、“茶灶邻丹灶”等,展现了自然的瑰丽与宁静。诗的前半部分以山水景色为主,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而后半部分则转向自我反省,表达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长歌处,何必惊人谢朓”,即使是写诗也无需过于追求声名,反而是要真诚地表达内心的感受。作者在诗中不断地呼应自然与自我的关系,强调了诗歌与人生的哲学思考,最终在对归去的思考中,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恬淡而充满智慧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青山九锁”中的“九锁”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歌处”意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