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2:41
作者: 程颂万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问何时江南朱十,仙源一棹曾住。
年来渐老愁中鬓,厌听春城箫鼓。
情万缕。认罨画溪山,十里桃花路。
软红似雾。待买个扁舟,摇来双桨,寻到旧游处。
分明是,岩壑后凋俦侣。枝柯曾饱霜露。
夜深宜伴梅花睡,茜雪暗堆帘户。
群记取。算载酒江湖,惟我堪怜汝。
飘零若絮。更惨惨凄凄,潇潇瑟瑟,一夜打窗雨。
你何时再去江南的朱十?那仙源我曾在这里停留。
时光渐渐流逝,愁绪使我的鬓发逐渐变白,
我厌倦了春城的箫声和鼓声。
情感如万缕般缠绵。认得那画卷中的溪山,
十里桃花的路途,宛如软红的雾气。
我想买一只小船,摇动双桨,
去寻找曾经游玩的地方。
分明是,那岩壑之后已失去了伴侣,
树枝上曾经饱含的霜露。
夜深时分,适合伴着梅花入睡,
红色的茜雪在窗帘外悄然堆积。
群山铭记。算是酒载江湖,唯我可怜你。
漂泊如絮,更显得惨淡凄凉,潇潇的雨声,整夜拍打窗户。
作者介绍: 程颂万,清代诗人,风格独特,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常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的忧愁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显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清代士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摸鱼儿 其四》的诗歌情感深邃,表现了诗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问何时江南朱十”引入,勾画出诗人对往日游历的向往。随着年岁渐长,诗人愈发感到“愁中鬓”的无奈,厌倦了繁华都市的喧嚣,渴望回归自然的宁静。
诗中对“十里桃花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珍视,如“软红似雾”般柔和的景致,与诗人内心的柔情相呼应。接着,诗人希望有一只扁舟,摇动双桨,寻觅过去的游乐之地,表现出对往昔的眷恋。
后半部分,诗人描写岩壑与梅花,象征着孤独与寂寞。伴随着潇潇的雨声,诗人深感悲凉,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飘零。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深刻的思考,令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朱十”指的是什么地方?
填空题: 诗中提到“夜深宜伴____睡”,填入合适的词汇。
判断题: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春城的喜爱。(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