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9:32
作者: 吴藻 〔清代〕
忒分明,水西云北,卧游历历能道。
高情已逐沧浪去,画省炉香犹袅。
歌复啸。趁万顷烟波,一叶扁舟棹。
红尘扰扰。算身在鸾坡,心盟鸥渚,名宦几人到。
拿音袖,亲见前贤古貌。
同乡同梦同调。
书裙泼墨华亭笔,替写九峰三泖。
归去好。说老我江乡,鲈脍秋风饱。
掉头一笑。看脱却朝衫,携将粉本,打幅遂初稿。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于自然的陶醉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词中写道,水面与云天的景色分外清晰,躺在水面上游览的情景历历在目。高昂的情怀已经随波逐流而去,只有炉香依旧袅袅上升。歌声与啸声交织着,趁着万顷的烟波,划着一叶小舟。红尘的喧嚣扰乱了心绪,算起来身在鸾坡,但心的盟约却在鸥渚,名利之路又有几人能够到达呢?拿着音袖,亲眼见到前辈的古貌,同乡、同梦、同调。书裙泼墨的华亭笔,替我写下九峰三泖的美景。回去真好,谈起我在江乡的老年,鲈鱼的脍在秋风中倍感鲜美。转身一笑,看去掉了朝服,携着粉本,打幅成了初稿。
作者介绍: 吴藻,字伯豪,号穷庐,清代诗人,生活在江南地区,以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吴藻对自然的陶醉与对尘世的反思之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摸鱼儿》是一首兼具山水田园与人生哲理的词作,吴藻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开头部分描绘了水西云北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清晰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心灵得以释然。接着,词人抒发了内心的高洁情怀,虽然身处红尘之中,却渴望超然物外,远离名利的纷扰。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万顷烟波”和“一叶扁舟”,象征着广阔的自由与孤独的旅程,而“鲈脍秋风饱”则暗示着丰盈的生活与对江乡的眷恋。最后,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表现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展现了他对理想的坚持和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词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如“水西云北”与“万顷烟波”的对称,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逃离红尘、追求理想的情感,同时展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忒分明”意为:
A. 太模糊
B. 太分明
C. 太遥远
D. 太繁杂
词中提到的“红尘扰扰”主要指:
A. 欢乐的生活
B. 忙碌的名利
C. 自然的景色
D. 乡村的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藻的《摸鱼儿》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吴藻更侧重于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反思,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对情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