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词 其九》

时间: 2025-07-30 19:10:03

诗句

雪才盈尺云阴解,风不鸣条雨块完。

春力急催冬事退,君王宽政不恒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9:10:03

原文展示:

春词 其九
毛滂

雪才盈尺云阴解,
风不鸣条雨块完。
春力急催冬事退,
君王宽政不恒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刚刚落下的雪还没完全消融,阴云已经散去;微风轻拂,树枝不再哀鸣,雨水也已停止。春天的力量催促着冬天的退去,君王的宽厚政策让寒冷的气候不再持续。


注释:

字词注释:

  1. 盈尺:满尺,形容雪的厚度。
  2. 云阴解:阴云散去,天气转晴。
  3. 鸣条:树枝发出声音,象征树木在风中摇摆的声音。
  4. 块完:雨水结束,形容雨停了。
  5. 春力急催:春天的力量急速地推动。
  6. 宽政:宽厚的政治措施,意指对民众的宽待。

典故解析:

“春力”与“冬事”之间的对比,体现了春天的生命力与冬天的沉寂之间的斗争。诗歌中提到的“君王宽政”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宽松状态,给予民众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约1000-1070年),字子美,号汀渚,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词作与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春词 其九》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春回大地之际,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向往,寄托对政治宽厚的期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温暖与生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开头两句描写了雪和阴云的状态,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仿佛春天的气息正悄然来临。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将春天的力量与冬天的退去相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积极与温暖。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君王宽政”,这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隐含了对社会现状的期冀。诗人在自然景象中寄托了对政治的期待,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整体上,诗歌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才盈尺云阴解:描绘春雪刚刚消融,天气转晴的景象。
  2. 风不鸣条雨块完:春风轻拂,雨水停止,万物复苏的状态。
  3. 春力急催冬事退:春天的力量强烈,促使冬天的结束。
  4. 君王宽政不恒寒:君王施行宽厚的政策,寒冷的天气不再持续。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例如“雪才盈尺”与“风不鸣条”。
  • 拟人:将春天的力量与冬天的退去进行对比,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春天来临的喜悦,以及对君王施政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冬季的寒冷,也代表着死亡与沉寂。
  2. :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3. :阴云代表着冬天的压抑,云阴解则象征光明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冬天的厄运
    B. 春天的到来与希望
    C. 君王的宽恕

  2. “春力急催冬事退”中“春力”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力量
    B. 冬天的力量
    C. 雪的力量

  3. 诗中提到的“君王宽政”反映了什么?
    A. 政治的压迫
    B. 社会的温暖
    C. 民众的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者都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但毛滂的诗更侧重于政治背景的描绘,而白居易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宋词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蕙清风 尔汝歌(清商怨) 玉京秋 菩萨蛮(十一之二) 历阳十咏之六天门山 历阳十咏之八百福寺 摊破木兰花 河满子 江夏八咏之七右石镜亭 罗敷歌·自怜楚客悲秋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谋开头的成语 死而不悔 竖心旁的字 以恶报恶 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钢筋铁骨 鼓字旁的字 寡识 称臣纳贡 诗体 毛字旁的字 包含纫的词语有哪些 推涛作浪 政躬 埋伏 骨字旁的字 一己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