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1:05
蝶恋花(寒食)
作者:毛滂 〔宋代〕
红杏梢头寒食雨。
燕子泥新,不住飞来去。
行傍柳阴闻好语。
莺儿穿过黄金缕。
桑落酒寒杯懒举。
总被多情,做得无情绪。
春过二分能几许。
银台新火重帘暮。
在红杏的枝头,正下着寒食节的细雨。
燕子用泥筑巢,不停地飞来飞去。
走在柳树的阴影旁,听见了美好的话语。
黄莺穿过金色的丝缕。
桑树下的酒杯寒冷,我懒得再举起。
总是被多情的事情,弄得我无情绪。
春天已经过去了二分,究竟还能剩下多少呢?
银台的新火在重重的帘幕下,傍晚的时光又来了。
作者介绍:毛滂(约1000年-约1070年),字德修,号澹然,宋代词人。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细腻,擅长描写春景、秋思及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寒食节,正值春季,诗人借此时节抒发内心的情感,表现对春天的留恋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蝶恋花(寒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的“红杏梢头寒食雨”,不仅描绘了寒食时节细雨纷飞的情景,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而接下来“燕子泥新,不住飞来去”,则展现了燕子在春天忙碌的身影,生动地体现了春天的活力。
在诗中,柳阴下的“好语”与莺儿的“黄金缕”形成了美好的意象,充满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然而,随着“桑落酒寒杯懒举”的出现,诗人却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失落,仿佛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打动他。最后一句“银台新火重帘暮”,在对比中呈现出时光的流逝与对春天的怀念,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对照,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心的孤独,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使得这首词在清丽中透出一丝哀愁,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
A. 吃月饼
B. 冷食不生火
C. 燃放烟花
D. 赏菊
“红杏”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孤独
B. 春天与希望
C. 美丽的女子
D. 悲伤
诗中提到的“燕子”主要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的生机
C. 时间的流逝
D. 爱情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