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诗 其二》

时间: 2025-07-30 12:14:47

诗句

伯牙师成连,神契良独难。

移以寥廓情,置诸惝恍闲。

遂抚白玉轸,俯仰时一弹。

孤桐自有调,大海自有澜。

愿言心所契,忽复忘其端。

乐苑工笙竽,应节舞七盘。

朱弦秘不发,中心自盘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14:47

杂诗 其二

原文展示:

伯牙师成连,神契良独难。
移以寥廓情,置诸惝恍闲。
遂抚白玉轸,俯仰时一弹。
孤桐自有调,大海自有澜。
愿言心所契,忽复忘其端。
乐苑工笙竽,应节舞七盘。
朱弦秘不发,中心自盘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情和音乐的神秘。伯牙的琴音与钟子期的心灵契合,但这种情感却是难以言表的。当他把心中辽阔的情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时,他却又陷入了恍惚的状态。于是,他轻抚白玉制成的琴弦,时而俯身,时而仰望,弹奏着乐曲。孤独的桐树自有其独特的韵味,大海也有自己的波澜。真心所契合的愿望,往往让人忘却其本源。乐苑中,演奏笙和竽的技艺精湛,还应时而舞,展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然而朱弦的秘密并未被人所知,而他内心深处的思绪却始终徘徊不去。

注释:

  • 伯牙:古代著名的琴师,与钟子期有深厚的友谊。
  • 神契:心灵的契合。
  • 寥廓:宽广、开阔。
  • 惝恍:恍惚、迷离。
  • 白玉轸:白玉制成的琴,象征高雅与珍贵。
  • 孤桐:独立的桐树,象征孤独而独特的美。
  • 朱弦:红色的琴弦,象征音乐的美妙与秘密。
  • 乐苑:音乐的园林,象征充满音乐与快乐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大椿(1776-1835),字子奇,号梦阮,晚号香圃,清代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作常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任大椿追求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强调情感的真实表达。

创作背景:

《杂诗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音乐与诗歌深度结合的探索时期。诗中通过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音乐的超越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为基础,展现了音乐与情感的深刻联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伯牙在弹琴时的心境:他既有对音乐的热爱,又有对友人的思念。在音乐中,伯牙找到了与钟子期灵魂相契合的表达方式,但这种情感的深邃却又让他感到无奈和惆怅。诗中引用的“孤桐”与“大海”象征着音乐的独特韵味和广阔的情感世界,突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最后,诗句“朱弦秘不发”暗示了音乐的秘密与内心情感的难以言表,体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伯牙师成连,神契良独难。

    • 伯牙的琴艺与钟子期的灵魂相通,然而这种契合之情却难以用言语表达。
  2. 移以寥廓情,置诸惝恍闲。

    • 把宽广的情感投射到音乐中,却又感到一阵恍惚与迷离。
  3. 遂抚白玉轸,俯仰时一弹。

    • 伯牙轻抚白玉制的琴,时而低头,时而仰望,随心而弹。
  4. 孤桐自有调,大海自有澜。

    • 孤独的桐树自有其独特的音调,大海也有自己的波澜,象征音乐的多样性。
  5. 愿言心所契,忽复忘其端。

    • 真心所契合的愿望往往让人忘却其起源和本质。
  6. 乐苑工笙竽,应节舞七盘。

    • 乐园中,演奏笙和竽的技艺精湛,伴随着节日的舞蹈,展现出一幅美好画面。
  7. 朱弦秘不发,中心自盘桓。

    • 红色的琴弦的秘密未被揭开,而他内心深处的思绪却始终徘徊不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桐自有调,大海自有澜”,将音乐与自然现象相比较,增强了音乐的形象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展现出古典诗歌的韵律美。
  • 拟人:如“桐自有调”,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音乐和友谊的描绘,表达了对深厚情感的追寻和对艺术的敬仰,反映了人对于美好情感的渴望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伯牙:象征高尚的音乐才华与深厚的友情。
  • 钟子期:象征理解与共鸣的朋友,音乐的知音。
  • 孤桐:象征孤独而独特的美。
  • 白玉轸:象征高雅的艺术追求。
  • 朱弦:音韵的美与秘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伯牙与谁有深厚的友谊?

    • A. 钟子期
    • B. 孟尝君
    • C. 荀子
  2. “孤桐自有调”中“孤桐”指的是什么?

    • A. 孤独的精神
    • B. 一种树木
    • C. 一种乐器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爱情
    • B. 友谊与音乐
    • C. 战争

答案:

  1. A. 钟子期
  2. B. 一种树木
  3. B. 友谊与音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琴歌》:李白的作品,同样探讨音乐与情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表现亲情与思念。

诗词对比:

  • 《离骚》(屈原)与《杂诗 其二》都强调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但《离骚》更多地侧重于政治与个人理想的冲突,而《杂诗 其二》则专注于音乐与友谊的内在联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任大椿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吴之问见赠(一作酬吴处士。一作寄朱庆馀) 留辞杭州姚合郎中 赠皎然上人 山居秋思 送陆判官防秋(一作送防秋人) 送灵应禅师(一作送禅师) 旅情 赠王道士 送张諲之睦州 书实上人房(一作送晏上人,一作寄林禅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前车覆,后车戒 灵踪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针黹 梦泽 牛字旁的字 焚巢荡穴 包含斜的成语 斗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架挂 剸繁 包含称的成语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皿字底的字 同舟共济 人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