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6:54
楚楚蜉蝣粉蝶黄。不知门外已斜阳。谁识当年红豆句,莫思量。高柳鸣蝉声渐涩,落泥应是燕归梁。凝碧池头人已去,晚风凉。
蝉鸣声中,粉蝶轻舞,楚楚可怜。却不知门外的阳光已渐渐西沉。谁还记得当年那句关于红豆的诗呢?不要再去思念。高高的柳树下,蝉鸣声变得越来越微弱,落在泥土中的应该是燕子归来的痕迹。凝视着碧绿的池水,曾经的人已不在,晚风送来一丝凉意。
作者介绍:梁启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往事的追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经历了人生的多次变迁后,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思考。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试图通过自然景物来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
这首《摊破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篇以“楚楚蜉蝣粉蝶黄”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展现出生命的脆弱与美丽。接着,诗人不知门外的斜阳,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此时诗人引入红豆的典故,表达出对往昔情感的缅怀,不禁让人思考那些曾经美好的瞬间。
“高柳鸣蝉声渐涩”通过声音的变化,传达出夏日即将结束的无奈和惆怅,暗示着岁月的流逝。而“落泥应是燕归梁”,则用燕子归来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最后一句“凝碧池头人已去,晚风凉”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省,池边的孤独与晚风的凉意,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一种失落感,令人感受到生命中不可逆转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及时光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切体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豆”象征什么?
“高柳鸣蝉声渐涩”中,声音的变化代表了什么?
诗中的“晚风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对比《摊破浣溪沙》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对往事的追忆,但前者通过自然描写传达失落,后者则通过孤独的夜晚唤起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