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摊破浣溪沙 怀张七雏隐粤东未归》

时间: 2025-05-07 09:10:09

诗句

黄木湾前芦雁稀。

琵琶洲畔竹花飞。

南去陆郎烟瘴里,几时归。

翠鸟羽长临镜远,章鱼海阔跳波微。

看到木棉红又白,好装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0:09

原文展示:

摊破浣溪沙 怀张七雏隐粤东未归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黄木湾前芦雁稀。
琵琶洲畔竹花飞。
南去陆郎烟瘴里,
几时归。
翠鸟羽长临镜远,
章鱼海阔跳波微。
看到木棉红又白,
好装衣。


白话文翻译:

在黄木湾前,稀疏的芦苇和飞翔的雁。
琵琶洲边,竹子的花瓣在空中飞舞。
南去的陆郎身处烟瘴的地方,
究竟何时才能归来呢?
翠鸟的羽毛在镜面般的水面上飞翔,
章鱼在广阔的海面上轻轻跳动。
看到木棉花开,红白相间,
真是好看得像是装饰衣服一样。


注释:

  • 黄木湾:海湾的一种,特指某一地点。
  • 芦雁:指生于芦苇丛中的野雁,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琵琶洲:一个地名,可能与音乐、诗歌有关联。
  • 陆郎:指代某个南方的朋友或知己,可能是个别称。
  • 烟瘴:指潮湿、闷热的气候条件,影响人的健康。
  • 翠鸟:一种色彩鲜艳的鸟,象征着灵动和活力。
  • 章鱼:海洋生物,象征着海的广阔。
  • 木棉:一种开花植物,红白相间的花朵常被用作装饰。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陆郎”可能与历史上的某位文人有关,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同时,“翠鸟”与“章鱼”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热爱,这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奇龄,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抒情风格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张七雏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因离乡而生的孤独与忧愁。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既是对友人的牵挂,也是在异乡对故土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摊破浣溪沙》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同时深含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通过“黄木湾前芦雁稀”描绘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接着用“琵琶洲畔竹花飞”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情境。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南方朋友陆郎的思念,反映出他内心的孤寂和对故土的向往。

中间的“几时归”更是点出诗人的期盼与忧虑,表现了他对友人归来的渴望。后面的意象则通过“翠鸟羽长临镜远”和“章鱼海阔跳波微”展现出海洋的广阔与生命的蓬勃,色彩鲜明,生动形象,因而使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最后,“看到木棉红又白,好装衣”以木棉花的色彩来比喻友人的衣着,既是一种美的象征,也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木湾前芦雁稀:描绘了黄木湾的宁静,稀疏的芦苇与飞翔的野雁,象征着一种自然的和谐。
  2. 琵琶洲畔竹花飞:描绘琵琶洲的竹子开花,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3. 南去陆郎烟瘴里,几时归:表达了对南方朋友的思念,问道何时才能相聚,情感真挚。
  4. 翠鸟羽长临镜远:翠鸟的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
  5. 章鱼海阔跳波微:广阔的海洋与章鱼的跳动,展现了生命的活力。
  6. 看到木棉红又白,好装衣:通过木棉花的色彩来比喻友人的衣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翠鸟羽长临镜远”通过形象的描绘,使得自然生动而富有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家乡的期盼,表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感深沉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芦雁:象征着宁静与清新,代表一种自然的和谐。
  2. 竹花: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表现出自然的美。
  3. 翠鸟:象征灵动与活力,展现出诗人的细腻观察。
  4. 章鱼:象征生命的广阔与神秘。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人的深切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陆郎”是指什么地方的人?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2. “琵琶洲畔竹花飞”中的“竹花”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活力
    • B. 友人的归来
    • C. 秋天的萧瑟
    • D. 夏日的炎热
  3.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哪一句表达?

    • A. 黄木湾前芦雁稀
    • B. 南去陆郎烟瘴里,几时归
    • C. 看到木棉红又白
    • D. 翠鸟羽长临镜远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通过月亮这一意象来传达。
  • 杜甫《登高》:在忧国忧民的情感中,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无常。

这两首诗与《摊破浣溪沙》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但背景与情感基调各不相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这些书籍对于深入理解清代诗词及其艺术特点非常有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回中夜访独孤从事 送车涛罢举归山 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 赠从弟谷 池上宿 秋夜 中秋 题资福院平绿轩 送李与可应贡北上 西郊寻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榻横陈 鼓字旁的字 请先入瓮 元忠 打开窗户说亮话 跳喇嘛 韋字旁的字 耦人 敢不承命 包含镜的成语 立刀旁的字 茭刍 断梗飘蓬 尢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涓滴之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