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2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28:04
风雨梨花残,松柏墓门晚。
嗣子千里驹,羊肠九折坂。
春裘不畏寒,行路未为远。
旧来河内守,父老将衣挽。
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梨花已经凋零,松柏在墓门前显得有些晚了。
我的儿子像千里奔跑的骏马,走在曲折的小路上。
春天的裘衣不怕寒冷,行走的路途也并不遥远。
往日我在河内守边,村里的老人们都来送我,纷纷为我挽衣。
“松柏墓门”中的松柏象征着坚韧和长青,常用于墓地,代表对逝者的怀念;“羊肠九折坂”常用来形容崎岖的道路,强调旅途的艰辛;“父老将衣挽”则体现了乡愁与人情的温暖,反映出作者的故乡情结。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青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他的作品在当时影响深远,被后世所推崇。
本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薛公期比部归乡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头的“风雨梨花残”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以儿子“千里驹”的比喻,体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在这条“羊肠九折坂”的艰难路途中,春裘的“不畏寒”则表明了即使面对困难也不退缩的勇气与决心。最后,诗人提到“旧来河内守”的经历,表达了对故乡的眷念和乡亲们的情感,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情感,也充满了对生命、对友谊的思考,展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该诗使用了比喻(如“千里驹”)、对仗(如“春裘不畏寒”与“行路未为远”)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整首诗表现了离别的愁苦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与对故乡的怀念。
诗中“风雨梨花残”意味着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来临
C. 秋天的果实
D. 冬天的寒冷
“春裘不畏寒”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消极
B. 乐观
C. 悲观
D. 无所谓
诗中“旧来河内守”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职业
B. 诗人的家乡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敌人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同样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和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梅尧臣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表达。在风格上,两者都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细腻与深刻,但主题与情感基调却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