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7:31
送鲍都官钱塘通判
梅尧臣
文鳐游西海,夕飞向吴洲。
朱鳖生明月,渊潜未可求。
由来有变化,何能计沉浮。
君子蹈出处,谁能等隅陬。
临水赋二者,相送无离忧。
这首诗描绘了西海的文鳐在傍晚飞向吴洲的情景,以及明月下的朱鳖在水中安静潜伏。变化无常是世间常态,谁能准确地预测沉浮?君子在不同的环境中行动,谁又能在角落中与他平起平坐?在水边赋诗,送别之时没有离别的忧虑。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梅村,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官员。他的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边塞、山水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任职于钱塘时,表达了他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世事变化的思考。鲍都官是他的友人,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送鲍都官钱塘通判》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送别诗。全诗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诗人以“文鳐游西海,夕飞向吴洲”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文鳐的悠游与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和谐与安宁的感觉。接着以“朱鳖生明月,渊潜未可求”引入了对变化与潜藏的思考,朱鳖在明月下的静谧,暗示着人生中的隐秘与无常。
诗中“由来有变化,何能计沉浮”则更进一步地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无奈与豁达。紧接着的“君子蹈出处,谁能等隅陬”,则通过君子的形象,强调了在不同境遇中应有的处世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最后,诗以“临水赋二者,相送无离忧”作结,既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安慰,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淡然与从容。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比如“文鳐游西海”与“朱鳖生明月”均通过具体意象暗示了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文鳐游西海”中的“文鳐”指的是哪种动物?
“临水赋二者”中的“二者”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君子”指的是怎样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