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8:06
醉太平 匠中作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鞍停辔停。云行树行。
东风昨夜吹魂。
过青山万痕。春浓梦沈。
愁多酒醒。一天飞絮愔愔。
搅离怀碎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的意境:马鞍和缰绳都停止了,云在天上飘动,树在风中摇曳。昨夜的东风似乎吹走了我的灵魂,穿过青山留下了万千痕迹。春天的浓烈让我在梦中沉醉,醒来却只剩愁绪。整天飞舞的柳絮让我感到呆滞,心中混乱而又痛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东风”和“青山”都是古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与旅途的艰辛。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原夫,号湘叟,清朝末年著名的诗人、学者。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醉太平》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龚自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醉太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既美丽又哀伤的氛围。第一句“鞍停辔停”引出一种宁静的状态,似乎是对旅途的片刻停歇,给人一种舒缓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的内心愁绪逐渐显露出来。东风吹来的不仅是春天的气息,更是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惆怅。
“春浓梦沈”一句,展现了春天的浓烈和梦境的沉溺,似乎在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可是,酒醒后带来的却是满腹的愁绪,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苦涩。最后的“飞絮愔愔”,更是将这种无奈与迷茫推向高潮,飞舞的柳絮象征着无处安放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对人生的感悟,更是对社会现状的隐喻,体现了龚自珍作为一个诗人的深邃与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伤感,展现了诗人深入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鞍停辔停”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急躁
B. 宁静
C. 忧伤
D. 喜悦
“春浓梦沈”中的“春浓”意指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春天的忧愁
C. 春天的欢愉
D. 春天的冷漠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B. 对权力的追求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友情的珍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龚自珍的《醉太平》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但李白更强调对人生的豪情与放纵,而龚自珍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