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4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9:17
数朵山如削,青烟起墓墟。
圣朝惟大度,蛮党亦安居。
练卒来呈箭,生儿遣读书。
更须看榜示,一与省人如。
几座山峰像刀削的一样,青烟从墓地升起。
在这个盛世之下,朝廷宽容大度,
连边疆的蛮族也能安居乐业。
士兵们送来箭支,孩子们被送去读书。
更要看榜单的结果,和官员的态度没有两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照,字用之,号白华,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政治的关怀,风格清新自然,常在诗中融入对人文教育的重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政治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以此表达对国家政策的认可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宽容和进步。
《石家洞口》是一首反映宋代社会风貌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映射出人文关怀和对国家治理的赞美。开头的“数朵山如削”以生动的景象引入,展现出雄伟的自然景观,紧接着“青烟起墓墟”则在一片安宁的气氛中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暗示着对历史和逝去者的追思。
整首诗的核心在于对当时政治的肯定,诗人强调“圣朝惟大度”,表明在这个盛世中,国家的宽容政策使得边疆的民族能够安居乐业,显示出强烈的民族团结意识。接下来的“练卒来呈箭,生儿遣读书”,则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教育的重视,士兵的军事准备和孩子们的读书学习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
最后一句“更须看榜示,一与省人如”,则是对科举制度的呼应,强调了公平竞争的重要性,表现出作者对社会流动和人才选拔的关注。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社会、历史与未来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出诗人宽广的视野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盛世的赞美、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国家治理的认可,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蛮党”指的是:
A. 中原的士人
B. 边疆的少数民族
C. 外国的侵略者
D. 宗教信仰者
诗中强调的教育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
A. 只通过家庭
B. 通过军队
C. 通过科举制度
D. 只通过文化交流
诗中“青烟起墓墟”意在表达:
A. 对战争的追忆
B. 对逝者的追思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