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2:09
岂不忧岑寂,所居地独尊。
万山云作伴,一水月当门。
崖古蛟龙伏,潮平烟雨昏。
春归成底事,惆怅柳梢痕。
难道不忧虑这份寂静吗?我所居住的地方独具尊贵。
万山与云朵作伴,一条河流映着月光在门前。
悬崖上的古老蛟龙静伏,潮水平静,烟雨朦胧。
春天归来又有什么意义,只有惆怅留在柳梢的痕迹。
作者介绍:徐炯(1861-1930),字子文,号惭愧,江苏无锡人。近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徐炯通过描绘孤村的宁静与自然,表达了对传统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现代生活的忧虑。
《峡上孤村》透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即以“岂不忧岑寂”引出主题,表现出对孤独的忧虑。诗人所居的“独尊”之地,既是一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孤立,展现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的“万山云作伴,一水月当门”,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出孤村的优美环境,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意境。
“崖古蛟龙伏,潮平烟雨昏”,则通过神秘的形象和朦胧的气氛,增强了整个画面的沉静感。蛟龙的伏卧,仿佛象征着一种深藏不露的力量,而“潮平烟雨”的意象则为诗句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诗意。最后两句“春归成底事,惆怅柳梢痕”,表达了对春天归来的无奈与对过去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情绪。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春天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徐炯以其独特的视角,塑造了一个令人神往又充满惆怅的孤村形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村的自然景象为依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惆怅,主题深邃而感人。
诗词测试:
诗人徐炯的字是什么?
A. 子文
B. 惭愧
C. 以上都对
“万山云作伴”中的“云”主要指什么?
A. 雨云
B. 照明
C. 自然景象
“春归成底事”中“底事”的意思是?
A. 什么意义
B. 很重要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炯的《峡上孤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表现孤独与自然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王维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水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内心的和谐;而徐炯则通过孤村的描写,表达了对孤独的忧虑与对春天的渴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值得深入比较与探讨。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峡上孤村》这首诗的深意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