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6:44
八月初四日,雪坡太守周门柘入云居山中,复
杨维桢 〔元代〕
文章太守早休牙,五马传呼处士家。
好客新分朱露酒,题诗近在白云窝。
山中子落千年桂,海上人归八月槎。
水月楼头横玉笛,误猜萼绿是韶华。
在八月初四这一天,雪坡的太守周门柘来到云居山中。
太守早早地放下了公事,五匹马传呼着召见隐士的家。
他好客地新酿了朱露酒,题诗的地方就在白云环绕的山窝。
山中人落下千年的桂树,海上人归来时乘坐八月的木筏。
水月楼上的玉笛悠然吹奏,误以为那绿萼是春天的华美。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明,号雪坡,晚号云居山人,出生于元代的一个书香门第。他以清丽婉约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邀请,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开篇即以太守的身份引入,显示出一种对官场生活的放下,体现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好客新分朱露酒”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热情招待,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纯真。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山中子落千年桂”展示了自然的博大和生命的永恒,桂树的象征意义在于高洁和长寿,暗含对友人长久的祝愿。而“海上人归八月槎”则引出对归来的思念,表现了人间的离别与重聚。最后两句以“水月楼头横玉笛”结束,悠扬的玉笛声与月影相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梦幻的境界,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情冷暖,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与重聚,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该诗的作者是?
“山中子落千年桂”中的“桂”象征什么?
“水月楼头横玉笛”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