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述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8:09:40

诗句

病喘不能寐,披衣常彻宵。

静极翻百忧,好梦难可要。

远闻雁嗈嗈,近觉风萧萧。

此时剑佩俦,因公集城壕。

月地一何洁,霜林一何高。

疏慵以间废,知足愁渐消。

镫烬看窗纸,熹微欲诘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9:40

原文展示:

病喘不能寐,披衣常彻宵。
静极翻百忧,好梦难可要。
远闻雁嗈嗈,近觉风萧萧。
此时剑佩俦,因公集城壕。
月地一何洁,霜林一何高。
疏慵以间废,知足愁渐消。
镫烬看窗纸,熹微欲诘朝。

白话文翻译:

我因病喘而无法入睡,披上衣服常常熬过整夜。
在这寂静之中反而翻起百般忧虑,梦境也难以如愿。
远处传来大雁的嗈嗈叫声,近处的风声则萧瑟低沉。
此时我的剑佩之友,因为公事聚集于城壕。
月光照得大地何等洁白,霜林又是何等挺拔。
我因懒散而逐渐荒废,知足后烦恼渐渐消散。
看着窗纸上的烛火余烬,微微光亮似要破晓。

注释:

  • 病喘:因病而喘息。
  • 彻宵:整夜。
  • 静极:极其安静。
  • 雁嗈嗈:大雁发出的叫声。
  • 风萧萧:形容风声低沉、凄凉。
  • 剑佩俦:佩剑的朋友。
  • 城壕:城墙的护城河。
  • 月地:月光照耀的大地。
  • 疏慵:懒散、无所事事。
  • 镫烬:烛火的余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师韩,清代诗人,生于顺治年间,擅长诗文,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其诗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病重之际,反映了他在病痛中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中通过对夜晚静谧环境的描绘,表现出内心的孤寂与忧虑。

诗歌鉴赏:

《杂述其二》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人以病痛为引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忧愁的夜景。首联“病喘不能寐,披衣常彻宵”直接表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病痛使他彻夜难眠,披衣而坐,更添几分孤寂。接下来的“静极翻百忧,好梦难可要”,则让人感受到在静谧中,内心的忧虑反而愈发明显,梦境也变得遥不可及。

随后,诗人通过“远闻雁嗈嗈,近觉风萧萧”描写出身边的自然环境,雁声与风声交织,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气氛。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剑佩俦,因公集城壕”,此时的朋友聚会与公事相伴,使得诗人更加感到自身的无奈与孤立。

在“月地一何洁,霜林一何高”中,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月光下的洁白与霜林的高耸,仿佛在提醒他,要在这清冷的夜晚中找寻到一丝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熹微欲诘朝”则暗示着黎明即将来临,尽管夜是漫长的,但总会有光明的到来,这其中蕴含着对生活的希望与期待。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病痛的无奈,又有对自然的感悟,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喘不能寐:描写身体状况,直接引入主题。
  2. 披衣常彻宵:夜深人静,反映内心的孤独。
  3. 静极翻百忧:安静的环境中思虑纷飞。
  4. 好梦难可要:梦境变得遥不可及,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5. 远闻雁嗈嗈:自然景象引入,声响增添氛围。
  6. 近觉风萧萧:近处的风声与心情相呼应。
  7. 此时剑佩俦:朋友的聚会与自身的孤立形成对比。
  8. 因公集城壕:友人因公事聚集,诗人感受孤独。
  9. 月地一何洁: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忧虑形成对照。
  10. 霜林一何高:描绘出清晨的景象,象征希望。
  11. 疏慵以间废:反思自己的懒散与荒废。
  12. 知足愁渐消:知足常乐,愁苦自然消散。
  13. 镫烬看窗纸:夜深时分,烛光透过窗纸,渲染氛围。
  14. 熹微欲诘朝:晨曦即将来临,象征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病喘不能寐,披衣常彻宵”,工整而富有韵律。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如雁、月、霜林)与情感的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让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互映衬,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病痛、孤独与自然景象展开,通过对比与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希望,尽管处于困境,依然对未来抱有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痛:代表身体上的困扰与内心的无奈。
  • 夜晚:象征孤独与反思的时刻。
  • 自然:如月光、霜林,象征清静、希望与生命的美好。
  • 友人:象征人际关系中的孤独与渴望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病喘不能寐”中的“病喘”指的是什么? A. 身体健康
    B. 身体疾病
    C. 心情愉悦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远闻雁嗈嗈”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花香
    B. 大雁的叫声
    C. 朋友的聚会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熹微欲诘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夜晚的厌倦
    B. 对黎明的期待
    C. 对孤独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描绘夜晚的孤独与思考。
  • 《静夜思》李白:对月的思念与孤独的心境。

诗词对比

  • 汪师韩的《杂述其二》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通过夜晚景象表达思念与孤独,但汪师韩的诗更注重内心的独白与自然的对比,而杜甫则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交织。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收录了汪师韩及其他清代诗人的作品,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解读与分析,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 野园献果呈员外 城东早春 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闲游 赠广宣大师 别湖上主人 陪湖南李中丞宴隐溪(璋) 言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达士拔俗 母字旁的字 落汤螃蟹 情面难却 士字旁的字 兴事动众 铙部 铁板注脚 青字旁的字 鸱视 戚懿 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以泽量尸 包含呆的成语 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最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