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属疾》

时间: 2025-05-01 08:09:36

诗句

李白羹初美,相如渴渐瘳。

八砖非性懒,三昧减心忧。

笔宛多批凤,词锋胜解牛。

旧山疑鹤怨,畏日想云愁。

广内劳挥翰,通中羡枕流。

使星方屡降,客辖未容投。

好奏倪宽议,何须庄舄讴。

朝衣熏歇不,侍史待仙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9:36

原文展示

李白羹初美,相如渴渐瘳。
八砖非性懒,三昧减心忧。
笔宛多批凤,词锋胜解牛。
旧山疑鹤怨,畏日想云愁。
广内劳挥翰,通中羡枕流。
使星方屡降,客辖未容投。
好奏倪宽议,何须庄舄讴。
朝衣熏歇不,侍史待仙洲。

白话文翻译

李白的羹汤初尝即美味,相如的渴望渐渐愈合。
八砖之诗并非因性情懒惰,而是三昧之境减轻了心头的忧愁。
笔锋如凤翅般灵动,词句的锋利胜过解牛的技艺。
旧日山川似乎在怨恨,担忧阳光下的云影愁苦。
在广阔的书房中辛勤挥笔,心中羡慕那轻松的溪水流。
即使星星时常降落,客居之地却不容我安身。
乐于探讨倪宽的议论,何必需要庄舄的歌谣。
早晨的衣服熏蒸后是否歇息,侍者在期待着仙境的到来。

注释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飘逸的风格著称。
  • 相如:指司马相如,汉代著名辞人,以《子虚赋》闻名。
  • 八砖:可能指诗歌的构成或风格,象征着文人对诗的追求。
  • 三昧:佛教用语,指一种深层的静心状态。
  • 笔宛:指书法的流畅、优雅。
  • 词锋:指诗词的锋利、犀利。
  • 旧山:象征着旧事物,可能暗指已逝的时代或情感。
  • 广内:指书房或书室。
  • 倪宽:可能指倪宽的文章或言论,象征对知识的渴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遵度,宋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文学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诗。

创作背景

《属疾》创作于崔遵度的某个时期,可能是他在生活中遭遇困境或者病痛时,借诗歌表达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反映出他对文学、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属疾》以李白和相如为引,开篇即联想起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敬仰。通过“羹初美”、“渴渐瘳”等语句传达了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生活中经历的痛苦与治愈。

全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诗中提到的“八砖”与“三昧”,不仅表明了诗人自身的创作状态,也象征了他对诗歌的追求。笔锋如凤,词句犀利,显示了诗人对语言的掌控力与艺术追求。再到“旧山疑鹤怨”,引发对过往的沉思与惆怅,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深刻的哲思。

最后几句提到的“朝衣熏歇不”,则透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尽管现实中有种种不如意,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从未停止。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邃的文学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李白羹初美,相如渴渐瘳。

    • 诗人以李白的羹汤开篇,意指美好的事物能治愈心灵的渴望。
  2. 八砖非性懒,三昧减心忧。

    • 诗人并不因懒惰而不写诗,而是通过禅定的状态减轻内心的忧虑。
  3. 笔宛多批凤,词锋胜解牛。

    • 形容自己的写作如同凤舞一样灵动,文句犀利,超越了传统的技巧。
  4. 旧山疑鹤怨,畏日想云愁。

    • 旧时的山川似乎感到怨恨,诗人对日光和云影的思索中流露出愁苦。
  5. 广内劳挥翰,通中羡枕流。

    • 在书房中辛勤写作,心中渴望那悠然自得的生活。
  6. 使星方屡降,客辖未容投。

    • 即便星辰常落,诗人依然感到无处安放的孤独。
  7. 好奏倪宽议,何须庄舄讴。

    • 乐于探讨倪宽的议论,认为与其吟唱庄舄的歌谣,不如思考更深邃的议题。
  8. 朝衣熏歇不,侍史待仙洲。

    • 早晨的衣服是否能得到休息,仆人们在期待着传说中的仙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人的笔触比作凤,强调其灵动与优雅。
  • 对仗:诗中许多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旧山疑鹤怨”,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温暖与治愈。
  • 三昧:象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 :象征创作的力量。
  • 旧山:象征过往的回忆与情感。
  • :象征追求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的羹汤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美好
    • B. 诗人的孤独
    • C. 过往的回忆
  2. “旧山疑鹤怨”中的“鹤”代表什么?

    • A. 美好
    • B. 愁苦
    • C. 归属
  3. 诗人对倪宽的议论有何态度?

    • A. 崇拜
    • B. 反感
    • C. 赞同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展现了对生命的热情与对理想的追求,但风格更加豪放。
  • 杜甫《登高》:表现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沉重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他的时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公无渡河歌 千秋岁引 早春 千秋岁引·庚辰,一九四○年。次六禾韵,用荆公体 千秋岁引 千秋岁引 千秋岁引 有遗予纸制菊花者,作此答之 千秋岁引 秋晚信宿焦山归来阁,忆丁卯年与焦厂曾此小住,相隔又五年矣。感念前尘,不能无词 千秋岁引 寿蘧庵先生七十 千秋岁引 画梅花扇赠尼 千秋岁引 丽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釆字旁的字 病客 相机而言 倒八字的字 他乡故知 拙眼讥评 旡字旁的字 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吊拷棚扒 絶等 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胜不骄,败不馁 三撇旁的字 侨属 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发名成业 背山起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