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1:45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
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
晚途喧葆吹,舆醉出林霏。
幽静的寺门敞开着,苍翠的山径显得狭微。
微风轻拂,不至于吹掉我的帽子,云彩靠近,忽然让我感到寒意。
背后的丹枫直挺挺地站立着,悬崖上的紫菊长得格外丰盛。
傍晚的归途充满了风声,醉意朦胧中我从林间走出。
本诗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所描绘的秋天的景色与自然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类似于古人常用的“落叶知秋”的意象。
作者介绍:边贡,明代诗人,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生平不详,但在诗歌创作中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此时正值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可能是结合了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节日的习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于千佛山寺登高所见的景致与内心的感受。首句“窈窈寺门敞”描绘出寺庙的幽静与开阔,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苍苍山径微”则是对山路的细致描写,给人一种渺小而谦卑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广袤自然之中。
诗中“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表现了瞬息万变的自然气候,微风轻柔,云层低垂,渗透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
“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秋天的色彩和丰盈,丹枫的火红与紫菊的饱满形成鲜明的对照,传达出秋季的美丽与丰收。
最后两句“晚途喧葆吹,舆醉出林霏”则带有一种离别的情感,傍晚的回程伴随着风声,诗人似乎在醉意中感受到人生的流动与无常,令人产生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古人对登高、赏秋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秋天的深邃与丰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窈窈寺门敞”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市集
B. 幽静的寺庙
C. 迷雾的山谷
D. 繁华的街道
“风轻不落帽”中“风”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凶猛
B. 温柔
C. 寒冷
D. 干燥
诗中提到的“丹枫”与“紫菊”分别象征什么?
A. 春天与夏天
B. 青春与年老
C. 秋天的美丽与丰盈
D. 冬天的萧瑟与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