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遗编》

时间: 2025-04-25 11:55:37

诗句

短发萧萧老日侵,遗编未敢废研寻。

薰莸理欲迷通义,衮斧忠邪害恕心。

笃信圣贤常事左,稍知治乱每忧深。

人生有腹当盛酒,谁遣吾侪著古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55:37

原文展示:

短发萧萧老日侵,遗编未敢废研寻。
薰莸理欲迷通义,衮斧忠邪害恕心。
笃信圣贤常事左,稍知治乱每忧深。
人生有腹当盛酒,谁遣吾侪著古今。

白话文翻译:

短发飘逸,岁月悄然流逝,我虽年老却不敢放弃对古书的研读。
香花与野草之间的道理,常常让我困惑于真义,忠诚与邪恶之间的抉择又使人失去宽恕之心。
我对圣贤的教诲始终坚信不疑,而对治国理政的纷乱则总是深感忧虑。
人生在世,应当畅饮美酒,谁能让我们在古今之间留下痕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短发:短发,指年长者的头发,暗示时间的流逝。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亦可引申为寂寞、萧条的状态。
  • 遗编: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遗留的著作。
  • 薰莸:香草与野草,象征不同的道德选择。
  • 衮斧:衮衣和斧头,象征忠诚与邪恶的选择。
  • 笃信:坚信,表示对某种信念的坚定。
  • 治乱:国家的治平与混乱。
  • 有腹当盛酒:人生应当享受美酒,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圣贤”可指孔子及其弟子,象征着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念;而“衮斧”则可能暗指古代君主与士大夫之间的忠诚与权力斗争,反映出诗人对政治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天池,晚号天池山人,宋代诗人、书法家。他生活在南宋时期,见证了南北朝代的动荡,诗风多表现出深邃的思想性与历史感。他的诗歌作品多以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面对社会的混乱纷争,感到忧虑与无奈,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当下政治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遗编》以其深邃的哲理和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短发萧萧老日侵”,以短发象征时间的流逝,勾起了诗人对自己年华的感慨。诗人虽已年迈,但仍然沉迷于对古书的研读,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热爱。接下来的“薰莸理欲迷通义”则揭示了人生中的道德选择,哲学的迷茫与困惑,反映出诗人对忠诚与邪恶的反思。

“笃信圣贤常事左”则表明了诗人对圣贤思想的坚定信仰,尽管对国家的治乱忧心忡忡。“人生有腹当盛酒”则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强调了在纷扰的社会中仍需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在抒情中夹杂着对社会的批判与对文化的珍视,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短发萧萧老日侵:短发轻轻飘动,暗示时光流逝,体现了诗人对老年的感慨。
  • 遗编未敢废研寻:尽管年老,依然不愿放弃对古籍的研读,表明对文化的执着。
  • 薰莸理欲迷通义:香草与野草的道理让我感到困惑,反映出诗人对道德的思索。
  • 衮斧忠邪害恕心:忠诚与邪恶的选择使人心中失去宽恕,表达对人性复杂的认知。
  • 笃信圣贤常事左:对圣贤教诲的坚信,显示出诗人对传统价值的依赖。
  • 稍知治乱每忧深:对国家政治的忧虑,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理解。
  • 人生有腹当盛酒:在人生中应当享乐,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 谁遣吾侪著古今:质疑谁能让我们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体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与表现力。例如,开头的“短发萧萧”与“老日侵”形成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人生的哲学,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短发:象征年华流逝,强调时光的无情。
  • 薰莸:象征道德选择的困惑,体现人生的复杂性。
  • :象征享受生活的态度,传达出一种豁达与乐观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的《遗编》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古典文化的珍视
    B. 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C. 对个人生活的回忆
    D. 对旅行的向往

  2. “薰莸理欲迷通义”中,薰莸代表了什么? A. 香草与野草
    B. 忠诚与邪恶
    C. 个人情感
    D. 对古诗的研究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遗编》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与社会时的不同态度与表现。刘克庄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延续与道德的思考,而陆游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政治的深切关怀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境界,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诗一首 诗三首 诗三首 上元雨 题朝阳岩 题所居 野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字旁的字 包含驽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径的词语有哪些 筑坛拜将 丶字旁的字 迫切陈词 鹵字旁的字 无面馎饦 老街旧邻 中衣 建阳 黄麻紫书 枉使心机 姬易 谷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不加 包含患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