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3:36
去路馀千里,行行雪洒衣。
诸峰何日别,一锡犯寒归。
夜宿谁闻磬,晨斋自采薇。
遥知到禅宇,猿鸟共开扉。
离去的道路还剩千里,走在路上,身上洒落着雪花。
众山何时才能别离,我手中一根锡杖,在寒冷中归来。
夜里宿在何处,谁来听那磬声,清晨的斋饭,我自己去采摘野薇。
遥远地知道已经到达禅寺,猿猴和鸟儿一同为我开启大门。
孙何,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为人所知。诗作多描写山水、禅意,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禅宗的热爱。
此诗大概创作于诗人游历之际,受寒冷的天气和孤独的行旅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僧》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首句“去路馀千里”展示了诗人孤独的行旅,描绘了漫长的旅程和对归属的渴望。接下来的“行行雪洒衣”则通过细腻的描写,渲染出寒冷和孤独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凛冽的气息。
第三句“夜宿谁闻磬”,提到夜晚的磬声,既是对寺院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孤独的反思。诗人在旅途中渴望有人能够听到他的磬声,反映出他对内心宁静的渴求。最后一句“猿鸟共开扉”则是一种理想化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连接。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首诗围绕孤独的旅行,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内心的关系,最终回归到对宁静禅意的向往,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平和。
诗中提到的“雪洒衣”指的是: A. 行者在温暖天气中 B. 行者在寒冷天气中 C. 行者在炎热天气中
“夜宿谁闻磬”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人们关注的渴望 C. 对美食的渴望
诗中的“猿鸟共开扉”意味着: A. 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B. 人与动物的冲突 C. 自然的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