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06: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6:00:09
作者: 孙何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黄帝升天去不还,
空留片石在人间。
千寻杳杳撑红日,
倚云乔木羽林闲。
时人不信飞升路,
辙迹龙髯竟可攀。
黄帝已经升天而去,再也不回来,只留下这块石头在世间。千寻高的山峦,似乎支撑着红日,倚靠在云端的高大树木,显得安闲自在。时人对飞升的道路不相信,然而那条龙髯的辙迹竟然可以攀爬而上。
作者介绍: 孙何,宋代诗人,作品多表现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关注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可能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反映了对飞升和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与不信。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帝升天的传说,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渴望以及对人间现实的思考。开篇以黄帝的升天为引,象征着一种超脱与解脱,而那块“片石”的存在则让人感受到留在世间的无奈与孤独。接下来,诗人通过“千寻杳杳撑红日”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宏伟而神秘的自然景象,让人不禁遐想飞升的美好与难以企及的梦想。
然而,随着“时人不信飞升路”的转折,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现实的无奈与悲哀。对于飞升的信仰,遭遇了世俗的质疑与否定,“辙迹龙髯竟可攀”则是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隐含着一种对理想追求的坚持与勇气。
整首诗的意境高远,情感深邃,既有对理想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沉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黄帝升天的描绘,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信仰与怀疑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诗词测试:
黄帝升天后留下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千寻”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中“时人不信飞升路”的意思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