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湖州赵侍郎》

时间: 2025-05-07 07:29:57

诗句

桑枯村村烟树浓,新秧刺水麦梳风。

舟行苕霅双溪上,人在苏杭两郡中。

彭角丽声相旦暮,旌旗小队问青红。

主人夙有视仙骨,合住水晶天上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9:57

原文展示:

寄湖州赵侍郎
作者:刘过 〔宋代〕

桑枯村村烟树浓,新秧刺水麦梳风。
舟行苕霅双溪上,人在苏杭两郡中。
彭角丽声相旦暮,旌旗小队问青红。
主人夙有视仙骨,合住水晶天上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桑树枯干,村庄里的烟雾缭绕,水田里新秧在阳光下迎风摇曳。船只在双溪上行驶,人与苏州、杭州两个地方相互交融。清脆的船笛声在日出日落间回荡,旌旗的小队向人们询问着红色和青色的标志。诗人提到主人早已具备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居住在水晶般的天宫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桑枯:桑树枯萎,指村庄的衰败或自然景象。
  • 刺水:指新秧在水中生长,形象生动。
  • 苕霅:指双溪,水流清澈的地方。
  • 彭角:船上的号角声,象征着船只的行进与生活的节奏。
  • 旌旗:指旗帜,通常代表着队伍或军队。
  • 视仙骨:意为具有仙人般的气质或风范。
  • 水晶天上宫:比喻美丽、理想的居所。

典故解析:

  • 苏杭: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城市,常被称为“人间天堂”,代表着繁荣与美丽的生活。
  • 水晶天上宫:此语出自道教文化,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神仙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生于宋代,字友直,号夏山,世称“刘夏山”。他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绘山水田园为主题,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可能是他在游历湖州时所写,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寄湖州赵侍郎》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湖州的自然风光,尤其是在桑树、田野、溪水之间的和谐景象。诗人用“桑枯村村烟树浓”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乡村图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宁静的土地。新秧在水中生长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盎然的农村生活。

接着,诗人以“舟行苕霅双溪上”引入了水乡的舟船景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随后,随着“彭角丽声相旦暮”,诗人将时间的流动与生活的动态结合,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日常景象,给人以亲切感。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主人雅致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优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桑枯村村烟树浓:描绘了村庄的宁静与衰败,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2. 新秧刺水麦梳风:表现了田园生活的生机,给人以希望。
  3. 舟行苕霅双溪上:强调了水乡的水路交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 人在苏杭两郡中:暗示了诗人身处于江南文化的交汇点。
  5. 彭角丽声相旦暮:表现了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与美感。
  6. 旌旗小队问青红: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与活力。
  7. 主人夙有视仙骨:赞美主人非凡的气质。
  8. 合住水晶天上宫: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晶天上宫”比喻理想的居所,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青红”与“旦暮”,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麦梳风”,赋予自然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刻画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枯:象征着村庄的老去与时光的流逝。
  • 新秧: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舟行:象征着自由与流动的生活方式。
  • 彭角:象征着生活的节奏与声响。
  • 水晶天上宫: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桑枯”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繁荣
    B. 衰败
    C. 美丽
    D. 清新

  2. “舟行苕霅双溪上”中,苕霅指的是哪里? A. 河流
    B. 山脉
    C. 田野
    D. 村庄

  3. 诗的最后一句“合住水晶天上宫”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怀念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了水乡的美景,意境优美。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刘过《寄湖州赵侍郎》vs.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两者都描绘了水乡的美,但刘过更注重乡村生活的细节,而张若虚则着眼于自然景色的宏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的关系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金白庵 其二 寄金白庵 其一 题芭蕉赠僧 赠接花叟 赠老人 抱孙 忆弟妹 祖坟栽树 题僧壁二首 其二 题僧壁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字头的字 物结尾的成语 代理 付托 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雉羽 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三曜 黄梁一梦 打草惊蛇 儿字旁的字 一枝之栖 听风就是雨 身高 心字底的字 水尽鹅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