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5:17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悯雨喜见云,喜云愁不雨。
长风将怒点,慰此楼中暮。
喜雨不但人,松竹亦鼓舞。
未知今年熟,得以去年否。
我心中怜惜雨水,却又欢喜看到云朵;
我欢喜云彩,却又忧愁它不下雨。
长风即将怒吼,抚慰着这楼阁的傍晚。
我喜欢雨水,不仅仅是人,松树和竹子也因之而欢舞。
但不知今年的收成如何,是否能如去年一般丰收。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退庵,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雨水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诗人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抒发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感慨。
《晚登浦心阁望雨》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诗人杨万里在楼阁上眺望,面对即将来临的暴风雨,心中既有对雨水的期待,又有对天气的忧虑。诗的开头即用“悯雨喜见云”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雨水是生机的象征,但云的出现又让他担心无法如愿以偿。
在这首诗中,长风的描写增添了紧迫感,象征着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诗人以“慰此楼中暮”表达了对这个傍晚的感慨,似乎在安慰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接下来,诗人提到“喜雨不但人,松竹亦鼓舞”,不仅仅是人类享受雨水的滋润,连松竹也因雨水而生机勃勃,这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和谐美。
最后两句“未知今年熟,得以去年否”,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蕴含了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雨水的期待与忧虑,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测试:
诗中“悯雨喜见云”的意思是:
A. 讨厌雨水,喜欢阳光
B. 怜惜雨水,欢喜看到云
C. 忧愁雨水,渴望云彩
D. 无所谓,随便
“喜雨不但人,松竹亦鼓舞”中,松竹的情感是什么?
A. 忧愁
B. 欢喜
C. 无所谓
D. 生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