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59
金盏子
作者:王吉昌 〔元代〕
翠岚时,绿波清。光浮草屋松窗静。
棋旋著,膝琴横。闲唱咏,惬真情。
贫自乐,胜公卿。宠无荣,辱无惊。
灵台将养消息胜。禅月净,性珠明。
三昧解,六通精。无上道,证圆成。
在青翠的山岚中,清澈的波光在荡漾。阳光洒在草屋上,松窗静谧无声。
棋盘上,棋子在旋转,膝上琴弦横放。闲适地唱着歌,满足于真实的情感。
贫穷的生活让我快乐,胜过那些公卿的荣耀。即使没有宠爱,也不感到荣光;即使受到辱骂,也没有惶恐。
灵台的修养,超越了外在的消息。禅月的清净,心性如珠般明亮。
三昧之道通达,六通之力精湛。无上的道理,证得圆满的成就。
作者介绍:王吉昌,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然其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此时社会动荡,王吉昌选择远离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金盏子》是一首展现闲适生活与内心宁静的诗。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生活情景,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诗中“绿波清”、“光浮草屋松窗静”等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好。诗人通过棋、琴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以“贫自乐,胜公卿”来突出内心的富足与快乐,强调精神世界的丰盈远胜于物质的富贵,强调了“宠无荣,辱无惊”的淡泊心境。这种淡定从容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体现出一种高洁而不为世俗所动的品格。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提到“无上道,证圆成”,将个人生活的平和与对道理的领悟结合起来,表明了在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中,达到了人生的圆满与和谐,体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和灵性的升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富足,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情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表达了对道理的领悟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整体氛围,传递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灵台”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内心的明净空间
C) 一种棋类游戏
D) 一种自然景象
填空题:诗中“贫自乐,胜公卿”表达了诗人对_____的态度。
判断题:诗中强调的生活方式是追求物质的富裕。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