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仙歌(忆别)》

时间: 2025-04-30 05:26:59

诗句

云窗雾阁,尘满题诗处。

枝上流莺解人语。

道别来、知否瘦尽花枝,春不管,更遣何人管取。

平生鸥鹭性,细雨疏烟,惯了江头自来去。

不见鹊桥边,只为隔年,翻赢得、年年风露。

便学得、无情海中潮,纵一日两回,如何凭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6:59

原文展示:

洞仙歌(忆别)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云窗雾阁,尘满题诗处。
枝上流莺解人语。
道别来知否瘦尽花枝,
春不管,更遣何人管取。
平生鸥鹭性,
细雨疏烟,
惯了江头自来去。
不见鹊桥边,
只为隔年,
翻赢得年年风露。
便学得无情海中潮,
纵一日两回,
如何凭据。


白话文翻译:

在云雾缭绕的窗阁中,满是尘埃的诗句。
枝头的黄莺似乎懂得人间的言语。
你知道吗,分别时花枝已瘦,
春天无所谓,还有谁来管它呢?
我平生像鸥鹭一样,
在细雨和烟雾中,
早已习惯在江边来去自如。
不见了鹊桥边的情景,
只因为隔年而已,
反而在年年风露中得到了更深的感悟。
我便学会了像无情的海潮,
即使一日潮起潮落两次,
又能凭什么来证实这一切呢?


注释:

  • 云窗雾阁:形容环境的幽静而美丽。
  • 尘满题诗处:指诗文的地方被尘埃覆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悲伤。
  • 流莺解人语:指黄莺的鸣叫似乎能够传达人的情感。
  • 瘦尽花枝:形容花朵凋零、枝条枯萎,暗示时光的无情。
  • 鸥鹭性:比喻作者的洒脱与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 鹊桥:指牛郎织女传说中的鹊桥,象征着爱情的团聚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字子真,号无闷,南宋时代的诗人,其作品多体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常用典故,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洞仙歌(忆别)》创作于李流谦的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或爱人离去的深切思念。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洞仙歌(忆别)》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古诗。开篇以“云窗雾阁,尘满题诗处”引入,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略显沉闷的氛围,仿佛时光已在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着,诗人提到“枝上流莺解人语”,通过自然界的声音与生命的活动,折射出人类的情感与思绪。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线,流露出对春天的无奈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特别是“道别来知否瘦尽花枝,春不管,更遣何人管取”,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离别的伤感,花枝的枯萎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春天的无情反映了人对命运的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自己比作“鸥鹭”,展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尽管经历了离别和孤独,但依然选择在细雨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结尾处“便学得无情海中潮,纵一日两回,如何凭据”,则表达了即使潮起潮落、人生变幻,也无法用什么来证明这一切,留下了一种淡淡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与离别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窗雾阁,尘满题诗处:诗人描绘出一个隐秘而优雅的环境,暗示离别带来的沉思。
  2. 枝上流莺解人语:借用黄莺的鸣叫,表达自然的灵性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3. 道别来知否瘦尽花枝:感叹离别的痛苦,花枝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4. 春不管,更遣何人管取:春天的无情,暗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失落。
  5. 平生鸥鹭性:表现诗人的洒脱态度,习惯于江边的自由生活。
  6. 细雨疏烟,惯了江头自来去:描绘自然的细腻,体现诗人对生活的淡然。
  7. 不见鹊桥边,只为隔年:对美好情景的追忆,强调时间的流逝。
  8. 翻赢得年年风露:在时间的流转中获得的感悟。
  9. 便学得无情海中潮:将离别与自然潮汐相类比,表现感情的复杂。
  10. 纵一日两回,如何凭据:最终的思考,留给读者深刻的哲理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鸥鹭”,突显自由与洒脱。
  • 拟人:春天被赋予无情的特质,增强了诗的情感对比。
  • 对仗:如“云窗雾阁”与“尘满题诗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痛苦与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丰富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窗雾阁:象征隐秘的思考与美好回忆。
  • 流莺:代表自然的灵动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 花枝:象征美好的时光与生命的脆弱。
  • 鸥鹭:象征自由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 鹊桥:象征爱情的团聚与离别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云窗雾阁”描述的是怎样的环境? A. 暗淡无光
    B. 幽静而美丽
    C. 喧闹热烈
    D. 破旧荒凉

  2. “瘦尽花枝”意指什么? A. 花朵开得特别好
    B. 花朵凋零
    C. 花枝繁茂
    D. 春天来临

  3. “便学得无情海中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愤怒
    B. 无奈与淡然
    C. 快乐与满足
    D. 忧伤与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 《夜泊牛津》(李白):描绘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探讨孤独与自然的关系,但表现出更多的豪放与洒脱。
  • 杜甫《春望》:对时局与离别的感慨,情感更加沉重与悲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流谦研究》

以上内容为《洞仙歌(忆别)》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约客 贺新凉(梅) 瑞鹤仙 卜算子 瑞鹤仙 山茶花 山茶花 蓦山溪·木犀开了 风入松·东风巷陌暮寒骄 瑞鹤仙·春衫和泪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终身不渝 包含臼的成语 教学相长 伸眉 巾字旁的字 包含钩的词语有哪些 蠹简遗编 瀛海 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苍蝇不抱没缝的蛋 沦谢 鼓字旁的字 燕奴 嗟嘻 包含陵的成语 锦心绣肠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弈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