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3:09
玉漏迟(送官东南)
东南应眷倚。当年丽绝,今其余几。云锦飘香,好在藕花十里。六月长安徂暑,只一雨滂沱都洗。君好为。携将苏醒,三吴生齿。总道秦蜀讴吟,但消得雍容,笑谈而致。稍待秋风,也拟买舟东逝。收拾尘编蠹简,更饱看江山奇伟。歌盛美。还送往趋天陛。
《玉漏迟》表达了对即将东南出任官员的依依惜别之情。东南方向的官职应该受到重视和依赖,回忆往年风华绝代,现今只剩下多少的余晖?云彩与锦绣飘散着香气,尤其是在那十里藕花盛开的时节。六月的长安,正值酷暑,然而一场倾盆大雨却能洗净一切。你只需好好把握,携带着春天的气息,三吴的生灵会重新焕发生机。大家都说秦蜀的歌声悠扬,但只要你能消除压抑,轻松谈笑,就能达到那样的境界。稍等秋风来临,我也打算买一条船向东而行,整理那些尘封的书简,尽情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歌声如此美好,真希望你能顺利前往,得到天子的宠信。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玉漏迟》是李流谦在送别一位官员东南任职之际所作,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景象和未来的期待。
《玉漏迟》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李流谦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官员的深情厚谊。特别是“云锦飘香,好在藕花十里”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夏日画面,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诗人在描写长安的雨水时,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洗净心灵、焕然一新的感觉。最后,诗人以“收拾尘编蠹简,更饱看江山奇伟”作为总结,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期许展开,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们在社会变迁中的情感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云锦”象征着什么?
诗中“六月长安”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官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李流谦的《玉漏迟》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有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李流谦的诗更加细腻,着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苏轼则更侧重于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