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1:38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重阳气候偏如此。
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
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灵苗医得人憔悴。
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在晴朗的日子里,菊花上沾着露珠,黄叶飘落,枫树在霜雪中显得更加青翠。重阳节的气候偏偏就是这样。
身处异乡,心中感到凄凉,不敢轻易登高远望,唯有我家那落日余晖和飞云相伴。
我举起扇子,尘埃微微扬起,脱下头巾,微风轻拂。灵泉的草药治好了我憔悴的身体。
灯下细细点检,却发现身边缺少了谁,只有那孤独的断鸿能知晓我的心意。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浓厚的思乡之情,结合重阳节的习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孤独的感受。
《踏莎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菊露晴黄,枫霜晚翠”描绘了重阳节时节的美丽景象,菊花与枫树的对比,既渲染了秋的气息,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触。接着,诗人表达了身在异乡的无奈与忧愁,“异乡牢落怕登临”道出了孤独感,使得重阳节的欢乐气氛显得格外遥远。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举扇的细节与脱巾的动作,不仅是对自然的感知,更是心境的写照。最后一句“惟有断鸿知此意”,则是用孤雁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形成了一种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写中渗透着深厚的人情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情感真挚而又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异乡牢落怕登临”的意思是?
“惟有断鸿知此意”中“断鸿”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踏莎行(灵泉重阳作)》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