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于飞乐(为海棠作)》

时间: 2025-07-29 05:20:27

诗句

薄日烘晴,轻烟笼晓,春风绣出林塘。

笑溪桃、并坞杏,忒煞寻常。

东君处,没他后、成甚风光。

翠深深、谁教入骨,夜来过雨淋浪。

这些儿颜色,已恼乱人肠。

如何更道,可惜处、只是无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5:20:27

原文展示:

薄日烘晴,轻烟笼晓,春风绣出林塘。
笑溪桃并坞杏,忒煞寻常。
东君处,没他后成甚风光。
翠深深谁教入骨,夜来过雨淋浪。
这些儿颜色,已恼乱人肠。
如何更道,可惜处只是无香。

白话文翻译:

微薄的阳光烘烤着晴空,轻烟笼罩着清晨,春风将林塘装点得如绣般美丽。
溪边的桃花与坞里的杏花,实在是过于寻常。
在东风的庇护下,之后又能有什么风光呢?
那深深的翠色,谁能教人深入骨髓?
昨夜经过雨水的洗礼,花瓣在水中摇曳。
这些花儿的颜色,已然惹得人心烦意乱。
怎能再说可惜,只是它们没有香气。

注释:

  • 薄日:指微弱的阳光。
  • 轻烟笼晓:轻轻的烟雾笼罩着清晨,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春风绣出林塘:春风像绣花一样装点了林塘,形容春天的美丽。
  • 东君:指春天的神灵,传说中掌管春天的神。
  • 翠深深:形容青翠色彩的深邃。
  • 淋浪:形容花瓣在雨水中浸泡的状态。
  • 恼乱人肠:形容花的颜色让人心烦意乱。

典故解析:

  • 东君:在古代文学中,东君常被视为春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
  • 桃杏:桃花和杏花在中国文化中常用以象征春天和美好的爱情,常常与春天的气息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抒情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于飞乐(为海棠作)》创作于春季,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海棠花的眷恋与哀愁。诗中提及的花朵,象征着短暂的美好,反映出对生命易逝、情感难以捕捉的感慨。

诗歌鉴赏:

《于飞乐(为海棠作)》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花开的绚烂,然而在美丽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对无香海棠的惋惜与无奈。开篇以“薄日烘晴,轻烟笼晓”引入,描绘出春晨的温暖与宁静,接着“笑溪桃并坞杏,忒煞寻常”一语道出桃花与杏花的普遍,似乎在暗示美丽的事物往往是平凡的。作者在此引导读者思考,春天的美好虽常见,但真正动人心魄的花朵却少之又少。

“东君处,没他后成甚风光”一句,表达了对春神的期待与依赖,似乎暗示着春天的美好是短暂的,过后难以再见。接下来,诗人以“翠深深谁教入骨”探讨了花的深邃之美,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雨水洗礼后花瓣的惋惜与无奈,夜雨使花儿更加娇嫩,却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将春天的美景与海棠花的无香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李流谦的细腻笔触与深刻情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是对春天花事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日烘晴:微弱的阳光洒在晴空上,营造了一个温暖的春日氛围。
  • 轻烟笼晓:清晨的空气中缭绕着轻烟,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春风绣出林塘:春风如同工匠般,精心装点了林塘,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 笑溪桃并坞杏,忒煞寻常:溪边的桃花和岸边的杏花都开得灿烂,但似乎过于平常,缺乏独特性。
  • 东君处,没他后成甚风光:即使在春神的照拂下,这些花朵的风光也难以持久,暗含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 翠深深谁教入骨:那浓郁的翠色,令人陶醉,但又无法深入骨髓,表达了对美的渴求。
  • 夜来过雨淋浪:经过雨水的洗礼,花瓣如同在水中摇曳,增加了生动感。
  • 这些儿颜色,已恼乱人肠:花的颜色让人心烦意乱,似乎暗示着对美好却短暂的事物的感伤。
  • 如何更道,可惜处只是无香:虽然花色绚烂,但没有香气,令美好事物显得不完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绣工,形象地表现出春天的美丽。
  • 拟人:赋予春风以“绣出”的能力,生动形象。
  • 对仗:如“笑溪桃并坞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海棠花无香的惋惜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薄日: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轻烟:表现出清晨的朦胧与静谧。
  • 桃花与杏花: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爱情的萌动。
  • 东君:春天的神灵,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翠色:象征着生机与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春天的美丽
    B. 对海棠花的惋惜
    C. 自然的变化

  2.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 A. 冬天的神
    B. 春天的神
    C. 夏天的神

  3. 诗中“薄日烘晴”表现了什么样的天气? A. 阴雨
    B. 晴天
    C. 风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于飞乐》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江花月夜》更注重描绘江水与月色的和谐美,而《于飞乐》则更加关注花的细腻与短暂之美,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流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陶体三首其二足答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题刁经臣山居时已应辟西幕 送张叔展北归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依韵和发运许主客咏影 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 非意篇呈表臣 睡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黹字旁的字 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雁实 辛字旁的字 坐果 鸠竹 调兵遣将 廉可寄财 酒病花愁 佛头加秽 鼎字旁的字 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等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大事已然 鹿字旁的字 溢美之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