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1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9:37
《西江月》 灵观夜燕作二首羁宦新来作恶,穷途谁肯相从。追攀十日水云中。情谊知君独重。寂寂回廊小院,冥冥细雨尖风。凤山香雪定应空。昨夜疏枝入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羁旅生活中的苦闷与孤独。面对新环境的恶劣,感到无奈与失落,谁又会在困境中愿意陪伴呢?在水云之间追逐,情谊却只愿意珍重知己。小院中的回廊寂静无声,细雨和尖风交织着满天的愁绪,凤山上的香雪似乎已成虚空。昨夜梦中回忆起疏枝的孤影,令人感叹。
葛胜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
这首诗产生于作者身处羁旅之地,感受到孤独与被抛弃的心理,在此情境下,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波澜与对友谊的珍视。
《西江月》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羁旅生活中的孤独与失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隐喻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内心充满思念与沉重的画面。诗的开头提及“羁宦新来作恶”,表达了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以及对未来的渺茫,感受到了人情冷暖的变化。接下来的“穷途谁肯相从”,则更加突显出在困境中,身边的朋友少之又少,令人倍感失落。
而“追攀十日水云中”则传达出一种追求和渴望,尽管面临困境,依然不放弃追求理想的决心。随着诗句的深入,回廊小院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孤独,细雨和尖风则是情感的映射,愈发突显内心的惆怅与无奈。最后的“昨夜疏枝入梦”不仅是对美好过往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无尽遐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与友谊的深刻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对情感的渴望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希望在艰难的生活中,依然能找到心灵的寄托与情感的共鸣。
诗中“穷途谁肯相从”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追攀十日水云中”中的“水云”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以何种方式描绘自然以反映内心情感?
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虽也有孤独之感,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而葛胜仲则在孤独中透出对友谊的深切渴望,两者在孤独的表现上有着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