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时间: 2025-04-26 07:28:08

诗句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8:08

原文展示: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杜二甫的送别之情。诗人回忆醉酒分别已经几天,登上高台俯瞰四周的景色。何时能再走上石门的道路,与朋友共饮金樽?秋水映照着泗水,海的颜色与徂徕山相映成趣。飞舞的蓬草各自飘散,趁此时光,尽情举杯畅饮吧。

注释:

  • 醉别:指在醉酒状态下的离别。
  • 池台:指水边的台阶,形容风景优美之地。
  • 石门路:特指石门地区的道路,象征着与朋友重聚的希望。
  • 金樽:金色的酒杯,象征着美酒和欢聚。
  • 秋波:秋天的水波,描绘水面宁静的景象。
  • 泗水:古代的河流,象征自然的流动与变迁。
  • 海色:海的颜色,形容海水的清澈。
  • 徂徕:指徂徕山,山名,象征高远。
  • 飞蓬:飞舞的蓬草,象征漂泊与离散。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金樽”与“飞蓬”都有较深的文化内涵。金樽常被用来象征美酒与朋友间的情谊,而飞蓬则体现了离散与漂泊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现出对朋友的思念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风光,作品中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作于李白与朋友杜二甫分别之际。李白在游历过程中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珍惜和对未来重聚的渴望,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场景,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开篇“醉别复几日”便引出了离别的主题,醉酒的状态更增添了一层情感的复杂性,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情的珍视。接下来“登临遍池台”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周围美景的情境,暗示他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和渴望,希望能够再次与朋友共饮畅谈。后半部分描写自然景观,秋波与海色的描写则象征着时光流逝和自然的宁静,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更是将离别情绪推向高潮,提醒人们在短暂的相聚中珍惜当下的时光,尽情享受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醉别复几日:醉酒之后分别已经过去了几天,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感伤。
  2. 登临遍池台:登上高台眺望四周的景色,暗示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3. 何时石门路:表示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盼,石门路象征着重聚的可能。
  4. 重有金樽开:希望再次与朋友共饮,金樽象征着友谊与欢聚。
  5. 秋波落泗水: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6. 海色明徂徕:海水的颜色与山的明亮相映,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7. 飞蓬各自远:飞舞的蓬草象征个人的漂泊与离散,体现了人生的无常。
  8. 且尽手中杯:劝好友趁此时光尽情饮酒,享受眼前的快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金樽”比喻友情的美好,体现了与朋友共饮的愿望。
  • 意象:如“飞蓬”与“金樽”,分别象征漂泊与友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诗人复杂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惜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放纵与忘忧,反映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
  • 金樽:象征着友情与欢聚的美好。
  • 秋波、泗水:象征着宁静而流动的时光,映射出人生的变化。
  • 飞蓬:象征着漂泊与离散,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醉别复几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伤感
    • C. 疲惫
  2. “金樽”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友情
    • C. 权力
  3. 诗中提到的“飞蓬”象征什么?

    • A. 安定
    • B. 漂泊
    • C. 荣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送别诗对比

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而杜甫的《赠花卿》则更为沉郁,体现了对时代动荡的忧虑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两位诗人在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李隐居 旅寓书事 乱后逢李昭象叙别 山中寄友人 鸬鹚 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 怀紫阁隐者 长安冬日 秋江雨夜逢诗友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凉浸浸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谈今说古 建之底的字 指导性计划 征舠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坏裳为裤 怊怅若失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片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包含磬的成语 魏阙 丨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肉字旁的字 摩天 包含拢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