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1:07
高人久抱烟霞癖,山边愿营茅屋。
好手摹成,闲情绘出,空有新诗盈幅。
幽栖早卜。算锄月披云,十分清福。
与世长辞,寓形何必恋尘俗。
重重岚翠欲活。更低垂井槛,浓荫花竹。
偕隐何人,速来有客,耕罢还须勤读。
名场懒逐,便料理移家,载赓薖轴。
莫负鸥盟,隔溪春水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渴望过着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他希望在山边建造一座茅屋,尽情享受自然的美好。诗中提到他擅长绘画和写诗,但这些成就似乎并不能满足球员的内心需求。他向往幽静的栖息地,认为与世长辞并不需要留恋尘世的繁杂。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渴望在耕作之余能有朋友相聚,分享读书的乐趣。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希望能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真正的归属。
作者介绍:谈印梅,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情怀和思想。
《齐天乐》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的诗,表面上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与情感。诗人在高人对生活的思考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的厌倦。诗中“高人久抱烟霞癖”一句,直接引入了主题,彰显了诗人对山水的向往,而“山边愿营茅屋”则具体描绘了他想要追求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诗人不以世俗的名利为重,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特别是在描写“算锄月披云”的时候,诗人巧妙地将耕作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与世长辞,寓形何必恋尘俗”更是将隐士的高洁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以“莫负鸥盟,隔溪春水绿”结尾,表达了对友人和自然的深切眷恋与期盼。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透出深沉的哲思,既是一种对生活的选择,也是对内心追求的真实写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高人久抱烟霞癖”指的是?
诗人希望在何处营造自己的生活?
“与世长辞,寓形何必恋尘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