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0:11
齐天乐 端午和逃禅韵,亦见片王
作者: 姚华 〔清代〕
轻絺点汗霏香雨。榴阴嫩蟾初五。
罢澡煎兰,余蒸解粽,犹为湘魂凄楚。
调初缮虎。甚续命丝长,五花披缕。
浅醉能狂,老怀依旧几重午。
年来人事尽改,尽逢时念往,雨今云古。
佩荐囊香,风零笥扇,独耐回肠裁句。
微闻曲度。怕笛怨家遥,落梅吹处。
待忏烦襟,暮来敲寺鼓。
在轻薄的绸缎上,汗水点滴,香雨纷飞。榴树的阴影下,嫩月亮的光辉映照着端午节。
我结束了洗浴,煮好兰草,蒸熟了粽子,仍然感到湘水的魂魄凄楚。
我开始写诗,调和着音调,续写着生命的丝线,五色的花披在身上。
微醺之中,心情狂放,年老的我仍然在这个午后回味无穷。
年来人事已然改变,常常怀念过去,雨水与云彩在古今之间交替。
佩带香囊,微风吹动扇子,独自忍耐着回肠的苦楚,裁剪着诗句。
隐隐听到曲调,怕是笛声让人思念远方的家,落梅的地方。
等待烦恼的心情,傍晚时分敲响寺庙的鼓声。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端午节,表达了对节日的感慨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端午节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诗中涉及的粽子、香囊等元素,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端午节的氛围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几句用轻盈的“轻絺”与“香雨”描绘出节日的美好,而“嫩蟾初五”则直接点明了节日的时间。接着,诗人以“罢澡煎兰,余蒸解粽”展现了节日的习俗,并通过“湘魂凄楚”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自我反思,感慨“年来人事尽改”,展现了岁月无情的流逝和对往昔的依恋。诗中“佩荐囊香,风零笥扇”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心中苦楚的情景,表达了孤独与思绪的交织。最后的“暮来敲寺鼓”则带有一种回归宁静的意味,象征着内心的沉淀与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节日喜庆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形成了一种和谐而深邃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端午节的习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展现了一种在欢愉与忧伤之间交织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答案:b
诗中“湘魂”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佩荐囊香”是哪个节日的传统习俗?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元宵节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