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4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43:25
烧笋园林,渐晴乍雨初,时候将息。
试小卷帘旌,绿尘无力。
三尺回纹藤枕,春来几与香云隔。
淙淙急。忽到耳边,都是萧瑟。
千点榴红齐坼。映湘妃竹槛,窗户纱碧。
正逐妇鸠喧,引雏莺蕊。
只恨梦轻惊易醒,背斜阳听梅檐滴。
花狼藉。晚风带烟吹湿。
在烧笋的园林里,天渐渐晴了,又忽然下起了小雨,正是休息的时刻。我试着把小帘子卷起,看到窗外的绿色尘埃显得无力。三尺长的藤制枕头,春天来时,几乎要和香云隔开。淙淙的雨声突然在耳边响起,都是萧瑟的声音。千点红榴花鲜艳地绽放,映照着湘妃竹的栏杆,窗户的纱帘透出碧色。正听见杜鹃的叫声,引得雏莺在花蕊里鸣叫。只恨这梦境轻易惊醒,背对着斜阳,听着梅檐滴落的雨声。花瓣凌乱。晚风吹来,带着烟雾湿润了空气。
诗中提到的“湘妃竹”与“妇鸠”均有典故背景。湘妃竹源自《楚辞》,与屈原有关,象征高洁与哀愁。妇鸠在古诗中常常用来指代思念和忧伤,杜鹃鸟的叫声被认为是对离别的哀叹。
龚翔麟(约1640-1710),字仲明,号如山,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和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风格清新淡雅。
此诗写于清代,描绘了春雨初降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在雨中思念的情感和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感慨。
《梅子黄时雨 题听雨图》是一首生动的描绘春雨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场景。开篇“烧笋园林,渐晴乍雨初”,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温润的环境,雨水的来临使得整个园林焕发出新的生机。而“试小卷帘旌,绿尘无力”则表现了诗人对外界景色的细致观察,似乎窗外的绿色在雨中显得更加柔弱。接下来的“千点榴红齐坼”,以色彩鲜明的榴花映衬出春天的绚烂,同时也为后文的思乡情感奠定了基础。
此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随着“只恨梦轻惊易醒”的出现,诗人表达了对梦中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令人感受到梦境与现实的交错。最后,诗的结尾“晚风带烟吹湿”,不仅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空气,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雨声中隐藏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自然景色以及内心情感,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感伤,同时又流露出对生命美好的追求与向往。
诗中提到的“湘妃竹”象征什么?
“只恨梦轻惊易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千点榴红齐坼”主要表现什么?
龚翔麟的《梅子黄时雨 题听雨图》与李清照的《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