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7:44
衣润红绡梅欲黄。几年欢意属华堂。红颜阿母逢占虺,班鬓儿童尽举觞。麟作脯,玉为浆。从今三万六千场。桑麻休说桑田变,自是经门日月长。
衣服上沾染了红色的绡绸,梅花即将变黄。几年的欢愉情意依旧在华丽的堂前。红颜的母亲与占卜者相逢,发白的孩子们纷纷举起酒杯。麟儿变成了肉,玉器做成了酒浆。从今往后将有三万六千场的欢宴。桑麻的变化不必再提,这里自有岁月的流逝。
张思济,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其词作而著称,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借酒宴之乐抒发人生感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鹧鸪天》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词作,通过描绘欢宴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的开头,诗人用“衣润红绡梅欲黄”来描绘即将到来的春天,隐喻着希望与新生。接着,诗人提到“几年欢意属华堂”,不仅表达了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提到的“红颜阿母逢占虺”则巧妙地结合了占卜与亲情,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和不安。
“麟作脯,玉为浆”更是将珍贵的食物与酒品化为诗的意象,表现了宴席的奢华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最后两句则转向哲理,桑麻的变化意味着万物皆有变化,唯有日月常在,暗示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词情感丰富,意象鲜明,既有生活的欢愉,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体现了人们在欢庆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哲理思辨。
诗中提到的“红绡”是什么颜色的绸子?
“班鬓儿童尽举觞”中的“觞”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桑麻休说桑田变”意味着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