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巡边 其六》

时间: 2025-07-26 13:07:16

诗句

草窃狐鸣剽市阛,团民杀贼诏频颁。

朝歌设策求才少,魏国忧时刺勇艰。

岂有萑苻终梗化,尽闻刀笔擅容奸。

苍茫不尽关山感,又逐燕鸿自往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3:07:16

原文展示:

草窃狐鸣剽市阛,团民杀贼诏频颁。
朝歌设策求才少,魏国忧时刺勇艰。
岂有萑苻终梗化,尽闻刀笔擅容奸。
苍茫不尽关山感,又逐燕鸿自往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社会,草野之中,狐狸的叫声与窃贼的猖狂交织在一起,民众为了自保而频频发布讨伐贼人的诏令。朝廷虽设立策略,但真正的人才却寥寥无几,魏国在危机之中,勇敢者却屡遭困苦。难道萑苻(古代的外族)就能化为丰饶的土地?只听到文官的言辞,反而滋生了奸邪之徒。苍茫的山河让人感叹不已,自己像燕鸿一样,时常往返于其中。

注释:

  • 草窃:草野中的窃贼,形容社会动荡,盗贼横行。
  • 狐鸣:狐狸的叫声,暗指狡诈与不安。
  • 团民:组织民众,指为了抵御外敌而团结起来的人民。
  • 诏频颁:频繁发布的皇令,强调了当时的动荡局势。
  • 朝歌:朝廷,指朝中的政治。
  • 刺勇艰:勇者在艰难的环境中刺杀敌人,表现出为国捐躯的精神。
  • 萑苻:指的是古代的外族,象征外敌的侵扰。
  • 刀笔:指文人,暗指文官在朝中的权力。
  • 燕鸿:比喻自由迁徙的人,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长善,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作品反映社会动荡和民生疾苦而著称。其诗风沉郁,常用典故,寓意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中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视角观察社会,表达对政治腐败和民众苦难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开头两句通过“草窃狐鸣”勾画出盗贼横行的景象,紧接着提到民众为了生存而团结一致,频繁发出的讨伐贼人的诏令,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勇敢的反抗精神。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反思朝政的无能,虽然设立了许多策略,但真正能为国效力的人才却寥寥无几,表现了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诗中提到的“岂有萑苻终梗化”,表达了外族的侵扰使得国家愈加艰难,而“刀笔擅容奸”则揭示了文官在朝中的权力争斗,助长了奸邪之风。最后两句,诗人以苍茫的山河为背景,感叹历史的无情,自己如同燕鸿一般,随风而去,寄托了一种对自由和归属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无奈感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窃狐鸣剽市阛:描绘盗贼横行的社会,草野中狐狸的叫声象征狡诈和险恶。
  • 团民杀贼诏频颁:民众团结一致,频繁发布讨伐盗贼的命令,反映对社会动荡的反应。
  • 朝歌设策求才少:朝廷虽设立策略来应对危机,但真正的人才却很少,表现出政治的无能。
  • 魏国忧时刺勇艰:魏国面临着艰难的局势,勇者常常遭遇困境,暗喻忠臣逆境中的悲惨命运。
  • 岂有萑苻终梗化:反问外族入侵是否真能使国家繁荣,实际上只会导致更多的困难。
  • 尽闻刀笔擅容奸:文官在朝中权力争斗,反而助长了奸邪的滋生。
  • 苍茫不尽关山感:面对辽阔的山河,诗人感慨历史的悠久与无情。
  • 又逐燕鸿自往还:诗人以燕鸿作比,表达对自由和归属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燕鸿”比喻诗人自由的向往。
  • 对仗:如“草窃狐鸣”和“团民杀贼”,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社会的动荡与民众的反抗。
  • 反问:如“岂有萑苻终梗化”,通过反问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社会的动荡与民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自由的渴望。诗中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困境,展示了诗人对权力、忠诚与生存的思考,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窃:象征社会的动乱与盗贼的猖狂。
  • 狐鸣:代表狡诈和不安,暗示人心的险恶。
  • 刀笔:象征文人,反映政治腐败与权力斗争。
  • 苍茫山河:代表历史的悠久与无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感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草窃”指的是什么?

    • A. 动植物
    • B. 盗贼
    • C. 农民
  2. 诗人对朝廷的态度是?

    • A. 积极支持
    • B. 批判无能
    • C. 中立
  3. “燕鸿”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自由
    • C.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情感深沉。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人事的感慨,风格相近但意象不同。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解读》
  3.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赠道友徐司判 满庭芳·一向沉空 满庭芳 降心魔 满庭芳 看围棋 满庭芳 抄化孤魂经纸 满庭芳 和苏东坡 满庭芳 学圃 满庭芳 花梦 满庭芳 满庭芳·道释儒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犬字旁的字 怏怏不悦 虎字头的字 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坏裳为裤 提手旁的字 柳庄相法 植发冲冠 玉立亭亭 猴子搏矢 槌胸蹋地 骄惑 立字旁的字 共辔 玄字旁的字 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借寇赍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