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苔纸诗》

时间: 2025-04-30 19:17:24

诗句

昔时应春色。

引渌泛清流。

今来承玉管。

布字改银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17:24

原文展示

昔时应春色。引渌泛清流。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白话文翻译

从前,春色满园,引得清澈的溪水泛起涟漪。如今,我手持玉管,书写时改用银钩般的笔画。

注释

  • 昔时:从前,过去的时候。
  • 应春色:迎合春天的景色,指春天时。
  • 引渌:引导清澈的水。
  • 泛清流:水面上泛起清澈的波纹。
  • 今来:现在,如今。
  • 承玉管:手持玉制的笔管,指书写。
  • 布字:书写文字。
  • 改银钩:改变笔画,使其如银钩般弯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道衡(540年-609年),字玄卿,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书写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回忆和对现在书写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艺术追求的坚持。诗中“昔时应春色”与“今来承玉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岁月变迁中的不变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咏苔纸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书写生活的感慨。诗中“昔时应春色”描绘了春日的生机盎然,而“今来承玉管”则转向了书写的场景,两者通过“引渌泛清流”和“布字改银钩”的意象相连接,形成了一种时空的交错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回忆,抒发了对艺术追求的坚持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时应春色:诗人回忆过去春天的美景,春色满园,生机勃勃。
  2. 引渌泛清流:清澈的溪水被春色所吸引,泛起涟漪,形成美丽的景象。
  3. 今来承玉管:现在,诗人手持玉制的笔管,准备书写。
  4. 布字改银钩:在书写时,诗人改变笔画,使其如银钩般弯曲,展现出对书写艺术的精雕细琢。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时”与“今来”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诗人情感的变化。
  • 象征:“玉管”和“银钩”象征着书写的高雅和精致,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春色的回忆和对现在书写状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艺术追求的坚持。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美的不懈追求,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春色:象征生机和美好。
  • 清流:象征清澈和纯净。
  • 玉管:象征书写的高雅和精致。
  • 银钩:象征笔画的优美和精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昔时应春色”指的是什么? A. 过去春天的美景 B. 现在春天的美景 C. 未来春天的美景

  2. “今来承玉管”中的“玉管”指的是什么? A. 玉制的笔管 B. 玉制的乐器 C. 玉制的装饰品

  3. 诗中“布字改银钩”表达了什么? A. 书写时的随意 B. 书写时的精雕细琢 C. 书写时的匆忙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景的描写,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薛道衡《咏苔纸诗》: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薛道衡的诗则更侧重于表达对艺术追求的坚持。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作为深入了解唐代诗歌的参考书。
  • 《南北朝诗选》:收录了南北朝时期诗人的作品,可作为了解南北朝诗歌的参考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野店二绝句二首 诗人王季廉挽诗 登大鞋岭望大海 过淮阴县 甯桥小渡 往安福宿代度寺 宿长安闸 和马公弼夜雨 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 其一 读笠泽丛书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笙舞 包含赔的词语有哪些 谨始虑终 爪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鸭黄儿 人扶人兴 龙江虎浪 枯鱼得水 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离情别恨 聿字旁的字 贪生害义 舟字旁的字 私忧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