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2:30
更漏子·白莲
作者: 冯幵 〔清代〕
叶珑珑,花帖帖。
睡泥纤纤幺蝶。
云澹碧,月微黄。
泪丝弹梦凉。
红衣渺,零珰悄。
可有踏波人到。
筝语细,酒风停。
玉河秋外明。
这首词描绘了白莲花的清丽形象,细腻而富有情感。叶子轻柔而纤细,花儿恬静而优雅,宛如在泥土中轻盈地沉睡着的小蝶。微云淡淡,月光微微泛黄,似乎在倾诉着梦中的悲凉与泪水。红衣的身影若隐若现,珠钗轻轻作响,不知是否有行人踏波而来。琴声细腻,酒意正浓,明亮的秋水在玉河之外闪烁着光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词没有直接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心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冯幵,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出身书香门第,受儒家思想影响,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更漏子·白莲》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优雅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与情感的思考。
《更漏子·白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莲的优雅与自然的和谐美。整首词在意象上层次分明,前半部分以“叶珑珑,花帖帖”勾勒出莲花的清丽形象,后半部分则通过“泪丝弹梦凉”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在情感上,词人展现了一种孤独又渴望交往的心态,尤其在“可有踏波人到”的设问中,流露出对人与人之间相遇的期待与渴望。整体上,词作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富有情感的意境,令人思绪万千,仿佛置身于那清幽的秋水之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现了对孤独与交往的思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叶珑珑,花帖帖”描绘了什么?
A. 叶子的颜色
B. 莲花的形态
C. 蝴蝶的飞舞
“泪丝弹梦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诗中“玉河”象征什么?
A. 高洁与宁静
B. 暴风雨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